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环境-从佛陀的智慧看生态(提要)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12-23 02:32
  • 自在佛学知识网

环境-从佛陀的智慧看生态(提要)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环境-从佛陀的智慧看生态(提要)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从佛陀的智慧看生态(提要)

从佛陀的智慧看生态(提要)—吕健福
一、生态的名与义
一切生命均以趋乐避苦为共性,希求安乐、远离痛苦不仅是人类,也是其他种类生命的共同追求。
在大觉的佛陀看来,由于无明业力的驱使,执着于自我的众生,有自有他、有心有境,在二元分别的迷妄世界中起惑造业,而因果不虚,由此形成了众生的业果。在迷妄的世界中,众生苦乐的感受,实来自“自与他”、“心与境”的相互关系,这一“关系”,正是世间科学“生态”一词的本义。
通常将“生态学”定义为“生命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有的以“

立誓的佛教故事

人类与其环境的关系”为生态,也有的以整个生物界为中心、为主体,围绕生物

辽代佛教故事浮雕图片

界并构成生物生存必要条件的外部空间和无生命物质,如大气、水、土壤、阳光及其他无生命物质,称为“生境”、“栖息地”,生态学,便是生命与这一“生境”相互关联的学说,这一概念,便是广义的“生态”概念。
无论狭义的还是广义的生态概念,基本上都将“环境”着重在自然界、着重在物质之境。直至“深层生态学”(deep ecology)的出现,关注到人类自身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关注到人类的精神层面,才对“生态”的涵义及生态问题的实质有了深一层的认识。
实际上,西方文化“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指“家”或者“环境”,内涵即是“生存状态”,而这一“生存状态”包括了生命之间及生命与环境之

佛教里不好感化的故事

间的关系。如此看来,生态的原义即包括生命与外部环境、生命与生命之间及生命自己的多重关系。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首倡的“生态学”概念着重于生命与外部自然环境,直至20世纪,才回归了古希腊“生态”一词的本义,这一本义也正是佛教中的心境关系、自他关系,若分别来看,则较全面的生态概念,应包含自然环境的生态、社会环境的生态、个人身心的生态。究竟而言,一个时代的时代文化,是那个时代最大的生态环境。
二、三重生态之现象与本质
(一)自然环境之生态
(1)土壤问题与饥饿难民
(2)温室效应与臭氧层破坏
(3)环境污染与生命健康
(二)社会环境之生态
(1)崇尚成功、追求财富的价值观念
(2)迷乱话

相由心生丑人变善佛教故事

语、精神病毒的大众传媒
(3)竞争斗争、军备竞赛的国际政治
(三)个人身心之生态
(1)信仰缺失、漠视因果的凡庸人生
(2)情欲重缚、心为物役的身心状态
(3)错误知见、遍计无明的痛苦众生
三、佛教觉悟自心的生态观
(1)因果法则的辩析确立
(2)生态问题与贪欲无明
(3)觉悟自心的时代文化
文/吕健福(金陵刻经处)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5/371179.html

以上是关于环境-从佛陀的智慧看生态(提要)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环境-从佛陀的智慧看生态(提要);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9092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