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慈舟老人与我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慈舟老人与我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慈舟老人与我
慈舟老人与我
作者:白圣法师
慈老生于逊清光绪三年,俗家姓梁,湖北随县人,父讳礼简公,法名真法,母黄太夫人,法名寂智,均系五戒居士。老人既出生在佛化家庭,自小对于佛法即受熏习,成为一虔诚的佛教徒。幼年时饱读儒书,兼研佛学;年二十四岁即为乡里学子设塾,自任教师。虽曾入场应试,终无心功名;乃于三十三岁于本县佛垣寺依照元老和尚披剃出家。第二年冬季于湖北汉阳归元寺依心经老和尚受具足戒。受戒后参访诸方丛林,亲近当代宗教津净诸大德,尤得月霞老法师华严正传。所以老人一生志愿‘戒持南山,修宗净土,教弘华严’者,实受当代诸大善知识所给予启示的影响。
我第一次拜见老人是民国十一年,在汉口九莲寺,因九莲寺住持了尘和尚(与慈老同学,同时亲近月霞老法师学华严宗)发起创办华严学校,聘请戒尘老法师(亦与慈老同学)与慈老人负教务责任。我那时刚出家不久,正要参师访道,闻到有善知识就要去拜访。那年春天适有因缘到汉口小留,就约了几位同参特到九莲寺去参拜这几位大法师。当时这几位大德都认为我们年纪很青,正是求学的时候,有意留我们在华严学校读书;但因我当时的宗旨,是想学习禅宗,无意研教,遂当面谢却了几位大德法师的慈意。后来回想起来实感懊悔!如果那时入华严学校读书,等毕了业,再去住丛林,学参禅,岂不一样?可惜我未这样做,竟错过了这机会。
记得在民国十八年冬季,武昌洪山宝通寺住持问贤和尚——九莲寺华严学校的学僧——发心创办禅堂,成立坐香门庭,聘请杨州高旻寺净严首座,及空慧副寺前去领导;净严和尚仍任洪山首座,空慧大师则担任维那之职。空师探听我是年冬由九华山返湖北,遂会同问贤和尚坚请我在洪山协助禅堂加香打七的规矩,并请当堂主之职。记得那时我还只二十六岁,坐香门庭请班首,除我最年青外,恐无第二人,这也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罢了。我于洪山禅七圆满后,到南京请度厄老法师于十九年春,到洪山讲楞严经,并于春季开传戒法会。二十年春,即请慈老人讲圆觉经,是时始正式亲近老人获闻法益。有时老人赴武汉各处讲演开示,圆觉经则由我代讲。并以每日上午,请老人在宝通寺关房(道源空慧五六位法师均在关中)为全寺出家众,讲四分戒律。谈到讲戒,使我想起两件很惭愧的事,不能不写出以作自白。记得宝通寺自开山以来,有一例规,即每年农历四月初旬,全体大众,须一律到寺前一块大稻田中插秧一次,为纪念本寺开山祖师先是耕种此田后创建此寺的史迹。因当时我又担任客堂知客之职,故带着大众,一律脱鞋撩裤,下田插秧;即属纪念性的工作,大家心情都感觉非常愉快。岂知工作归来,问贤方文跑到客堂对我说:‘知客师你今天闯了大祸,真不得了啦!’我问他:‘闯了什么大祸?’他说:‘你带着大众去出坡插秧,老法师(指慈老人)却在寮房里痛哭流泪。’我问:‘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5/371263.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慈舟老人与我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慈舟老人与我;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90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