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果报”之外的沉思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业果报”之外的沉思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业果报”之外的沉思
“业果报”之外的沉思
心皓法师
有一天晚课后,在回学院宿舍的路上,遇见空寂学长很着急地手拿狗饲料往双林寺方向冲,心里以为:他可能又是在给动检所的流浪狗儿们找到主人了。因为他长期在关怀生命协会,努力为那些已遭弃养的犬只寻求新主人,以免它们被动检所施以“安乐死”。今天天色已晚,所以他可能先将狗儿带回寺中,隔天再将狗儿送给中南部的新主人。
由于空寂学长经常将双林寺作为流浪狗儿们接送的中途站,因此我很自然的问他:“这回将送出几只?往何处送?”但空寂学长说:“没有带回狗儿,是有同学发现旧图书室屋外草丛中来了一只小狗,但这只小狗是无法送出去的,不可能会有人愿意收养,因为它‘白蹄’,一般人认为这样的狗儿是不吉祥的,只有‘原地放养’了,看起来已多日未进食了,所以我急着送食物喂它”。
第二天早餐时,空寂学长向大众告:“学院来了一只白蹄小狗,需要原地放养。有谁愿意领养它?”当场翠华同学举手,自愿担负起照顾它的责任,并为它取名“小乖”。在学院,领养动物需要经大众同意,往后它的食、宿、看病费用由常住负担,但一切照顾工作,就由领养同学负责——包含喂食、整理住处、处理其大小便、生病了带它上医院,这些工作对生活在忙碌中的我们,是很大的负担,因此在僧团中,愿意领养动物,是要经过一番“天人交战”的,是一种基于慈悲心而愿意自我牺牲的抉择,与一般社会人士饲养“宠物”的心情,大异其趣。
翠华同学马上带它到医院作检查与注射疫苗,医生说:它的一只腿曾经断过,又自然愈合了。翠华还为它在双林寺后院准备了一个小窝,它就此住了下来,成为我们的一员。有时看它在后院玩耍,或在大殿前走动,全身黑溜溜的,但四肢至脚底全白,像穿着白袜一般,形成明显的对比。由于心里没有民俗的禁忌,看来也觉颇为有趣。
它的生命极其短暂,收留后的第七日早晨,它突然口吐白沫倒地,经送医院,医生判定它已死亡,但不详其原因。带回来后,师父们把它安置在纸箱中,为它授三皈依,让佛号声陪伴它直至傍晚时分。我们在双林寺附近空地的大树下找到了埋葬它的地方,以香灰树叶作棺木,坑内外布满小野花,五个人围着它念佛回向,祝愿它往生善处。
佛教强调善恶业招感相对应的果报。从小乖身上,我无法知道它过去生的业力,想来应该是有的。但我更想一提的不是“业果报”问题,而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5/375739.html
以上是关于“业果报”之外的沉思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业果报”之外的沉思;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90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