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中国历史上几位伟大的母亲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孟子」中国历史上几位伟大的母亲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中国历史上几位伟大的母亲
母亲对每个人的影响都是巨大的。纵观中华历史。那些有建树、留下美名的古人。大都深受母亲思想的熏陶。才成就了他们的人生。图为岳母刺字。(
母亲节。这个起源于西方的节日最早出现在古希腊。虽然经历了千年。到近代有些许变化。且各国时间不尽相同。但这个感恩母亲的节日至今经久不衰。其中体现出人类本性中的善。对母爱的讴歌。对年长者的尊敬。这和中华神传文化中的孝是相通的。中华五千年出现的伟大母亲更是数不胜数。
母亲对每个人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一个母亲是否有德行。是否教子有方。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母亲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影响孩子价值观念的形成。
纵观中华历史。那些有建树、留下美名的古人。大都深受母亲思想的熏陶。才成就了他们的人生。这些母亲中。最为著名的是:孟母、岳母、陶母、欧母。她们被称为“四大贤母”。她们的儿子名垂青史。她们的事迹被广为传颂。成为历代教子的典范。
一、孟母
孟母三迁(网络图片)
孟母。孟子的母亲仉(zhǎng)氏。战国时邹国人。她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坚守志节。抚育儿子。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以至于约礼、成金。数十年如一日。丝丝入扣。毫不放松。因此成就了孟子。更为后世的母亲留下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
《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之句。说的是“孟母三迁”。以及“孟母断织”的典故。
孟母为了教育孟子。曾经搬了三次家。孟家原住在坟地附近。耳濡目染之下。孟子常和同伴玩筑墓和祭墓的游戏。孟母认为这样不好。就搬家了。新家的旁边是屠宰场。模仿力强的孟子又玩起杀猪的游戏。孟母觉得这样的环境也不妥。又搬家了。最后搬到太庙旁。孟子便跟着进出的文官依样学起礼仪。孟母见了非常高兴。这才定居下来。这就是被广为传颂的“孟母三迁”。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可见环境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另一典故是“孟母断织”。有一天。年少的孟子上学回来。孟母正在纺纱织布。便问他:“学得很好了吧?”孟子回答:“还是像原来那样。”孟母一听。马上用剪刀剪断织布机上正在织的布。孟子惶恐的询问原因。
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就像我剪断织布机上的布一样。君子学习是为了树立名誉。向人请教是为了增广知识。有了学问。平常闲居时就能安静平和。行动就能远离祸害。现在你荒废学业。将来不免要成为仆役。难于避开祸害。这和织布养活自己没什么不同。如果织布半途而废。岂能让家人长年穿暖吃饱不缺乏粮食呢?女人若舍弃衣食技艺。男人若怠惰修持品德。不沦落为盗贼。那么就将沦为奴隶了。”
孟子听完母亲的话。心生警惕。早晚勤奋向学。受业于子思的门人。最后成为名扬天下的大儒。
二、岳母
岳母刺字
岳母。南宋抗金英雄岳飞的母亲姚太夫人。她在国家危亡之际。深明大义。励子从戎。并在岳飞背上刺字“精忠报国”。被传为佳话。世尊贤母。晚年姚太夫人随岳飞军中奉养。绍兴六年春病逝鄂州。宋高宗赐葬于庐山。埋于株岭。
典故“岳母刺字”是这样的。起义军杨么久慕岳飞文武全才。因此特差王佐拜访岳飞。想聘请他前去相助。王佐拿出许多金银珠宝作为聘礼。岳飞正色说道:“岳飞生是宋朝人。死是宋朝鬼!”坚辞不收。王佐无可奈何。最后只得收拾起聘礼回山去了。
岳母知道后。沉思了一会。就让岳飞去中堂摆下香案。端正香烛。随后带媳妇一同出来。焚香点烛。拜过天地祖宗。又叫岳飞跪在地上。媳妇研墨。岳母说道:“孩儿。做娘的见你甘守清贫。不贪富贵。是极好的了。但恐我死之后。又有些不肖之徒前来勾引。倘我儿一时失志。做出些不忠之事。岂不把半世芳名丧于一旦?故我今日祝告天地祖宗。要在你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字。愿你做个忠臣。尽忠报国。流芳百世。我就
岳飞听罢。说道:“母亲说得有理。”便将衣服脱下半边。岳母用绣花针在他背上刺下了“精忠报国”四字。后来岳飞成为一代有名的抗金英雄。为历代人民所敬仰。
三、陶母
封坛退鲊
陶母。陶侃的母亲湛氏。是中国古代一位有名的良母。她以教子有方和宽厚待人称道于世。陶侃幼为孤子。家境贫寒。陶母含辛茹苦。靠纺纱织麻维持生计。供养陶侃读书。陶母“截发筵宾”、“封坛退鲊”等典故被广为传颂。大家尊其为“贤母”。
在陶侃年轻之时。有天下大雪。陶侃的朋友鄱阳孝廉范逵来访。陶侃因家贫。担心没有招待而怠慢了朋友。心中十分焦虑。母亲看在眼里。安慰他说。你只管留客吧。我会设法招待好你的朋友的。
她把头上的长发剪下。换成酒菜;“斫诸屋柱”为薪柴;又卷起铺在床上的干草。切细后喂饱范逵的马。范逵事后得知。感慨地说:“只有这样的母亲才能教育出陶侃这样的人才啊!”
母亲“截发筵宾”的待人美德。深深铭刻在陶侃心上。故陶侃为官以后。始终保持着“恭而好礼”。
“封坛退鲊”的典故是说。陶侃曾在浙江海阳做县吏。监管渔业。常有下属送东西给他。有一次。一位下属送了一坛鱼鲊(腌鱼)给陶侃。孝顺的陶侃马上念及一生贫居乡间的慈母。便嘱托乡人带给母亲。谁知母亲却原封不动地将这一坛鱼鲊退了回来。并在信中写道:“你现在是官吏。拿官物送我。不但不能让我高兴。反而增加我的忧虑。”陶侃收到母亲退回的鱼鲊和回信。大为震动。愧疚万分。此事给陶侃以极大的教育。为陶侃后来做官的廉洁奉公打下了基础。
后人赞誉:“世之为母者如湛氏之能教其子。则国何患无人材之用?而天下之用恶有不理哉?” (明.张九韶《重修陶母基记》;康熙《新淦县志》卷十四《艺文志.记》)
陶侃学富五车。为人正直。秉公守法。他从长吏、太尉、都督大将军一直做到封长沙郡公。成为中国古人治学和为官的表率。而这一切都与陶母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四、欧母
画荻教子
欧母是北宋著名学者欧阳修之母郑氏。她只读过几天书。但却是一位有毅力、有见识、又肯吃苦的母亲。欧阳修4岁时父亲去世。母亲独自辛苦将他抚养长大。欧阳修的父亲当过地方官。去世后。家境逐渐贫寒。孤儿寡母生活非常艰难。
欧阳修五岁时。欧母便教他读书识字、做人处事的道理。只是当时家里穷。家里没钱买笔墨纸砚。欧母只好用芦苇杆代替。然后在地上铺一些沙。把地当纸。一笔一画地教欧阳修写字。这就是后人传为佳话的“画荻教子”。
郑氏还经常以欧父的为官事绩告诫欧阳修。一定要廉洁奉公。乐于助人。欧阳修在当官期间。积极支持范仲淹维持新法。后因此被贬职。但欧母并没有抱怨儿子的仕途不济。而是宽慰儿子说:“你为正义被贬职。不能说不光彩。我们家过惯了贫寒的生活。你只要思想上没有负担。精神不衰。我就高兴。”有母如此。儿子焉能不伟大?
中国历史上有厚德的母亲不止这四位。还有太姜——周公季之母;太妊——周文王之母;太姒——周武王和周公之母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5/252079.html
以上是关于「孟子」中国历史上几位伟大的母亲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孟子」中国历史上几位伟大的母亲;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9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