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虚云和尚传5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五台山-虚云和尚传5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虚云和尚传5
出家之后,初读《佛说盂兰盆经》即有“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之论。后又读及《观无量寿经》所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首重孝养父母。”《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亦说“父有慈恩,母有悲恩,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说不尽。”“经于一劫,每日三时割自身以养父母,而未能报一日之恩。”这些教导,反复读诵,都令德清多有一番感慨,想到自己已是四十多岁的人,但生世不见母亲,母亲为生我而亡。父亲中年得子,寄希望甚厚,唯图我能读儒籍攻科举以入仕,光宗耀祖。可是自己却未能从其所教,19岁竟背父遁入空门,致使老父寻子,费精耗神,久寻未获,气病交加,提早辞官归里,进而郁郁寡欢,促寿而亡。庶母含辛茹苦,把自己抚养成人,而自己竟弃家出世,庶母盼子归来望眼欲穿,数年之后也率二媳遁入空门。德清深感父母养育之恩重如泰山,念念在心,时刻不忘。特别是前不久挂单于杭州西子湖畔灵隐寺,空闲时出游西湖观景登断桥,过孤悬湖心的小瀛洲九曲桥荷池水榭,观三潭印月的三座铁鼎,来到着名的雷峰塔下,前瞻后观,思量往昔所闻民间传说所云当年白蛇娘娘被法海和尚
五台山坐落在山西省五台县东北,系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以其东、西、南、北、中五峰耸立,山顶无林木,垒土如坛,故称“五台山”。更因其五峦巍然,拔乎群山,又地处华北,海拔在2000米以上,每年四月方解冰,九月又积雪,盛夏仍不知炎暑,所以别号“清凉山”。非仅如此,早在东汉时期印度僧摄摩腾和竺法兰就已经来此建灵鹫寺弘传佛法。北魏、隋唐历代高僧纷沓而至,建起众多寺庙。相传唐代五台山已有数百座佛寺,代宗李豫登基之前曾在此山遇见文殊菩萨,并得其救助而脱险。因此,代宗登基后即下诏敕修文殊殿,以供奉文殊菩萨。久而久之,五台山就被人们尊之为文殊菩萨示现的道场。故有人们若来此朝礼,即
正是这样,朝礼五台是德清心中一大夙愿,到杭州雷峰塔的一番凭吊促其付诸实践。清光绪八年(1882)农历七月初一日,德清在普陀山法华庵起香,肩背朝山袋,手端拜凳,三步一拜朝着五台山进发。当时有年轻比丘遍真、秋凝、山遐、觉乘4人附香同行。5人渡海之后来到宁波,行经湖洲,继到常州。谁知至此之后,遍真
跪拜朝礼五台,确非易事。德清每日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盛夏,烈日烤晒,或是数九寒天,冷风刺骨,都是三步一拜,杂念尽息,一心唯诵佛菩萨圣号。日日晓行夜宿,风雨晦明,恒持如一。自然,一人在外三步一拜前进是吃够了苦头的。且不说路途的遥远,每三步一拜,拜得膝盖都破了皮,鲜血直流。亦不论他人如何看待,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5/375887.html
以上是关于五台山-虚云和尚传5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五台山-虚云和尚传5;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90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