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直讲 后记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太上感应篇直讲 后记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太上感应篇直讲 后记
后记
劝读 获福之本也
感应篇起初在道藏中。自从宋真宗皇帝。赐钱百万。命工刊刻。然后大显于世。当时贤人君子。都极尊奉。明朝世宗皇帝。亦作序颁行。清朝顺治十三年。上谕刊刻感应篇。颁赐群臣。并举贡生监。皆得遍及。历朝隆奉如此。虽然岂独人间宝贵哉。上苍之尊重是篇也更甚。如王巽病游东岳府。见殿上大书金字感应篇。号曰金章。石中璞刻印此经八千本。贮楼。夜夜红云叠绕。祥光烛天。杨道机因疾入冥。冥司谕以广劝世人习诵。周篪亦被冥司戒之曰。汝还阳。更将此经广布。能受持者。不但脱水火盗贼疾厄之苦。求嗣求寿。求禄求仙。都在此经。若是乎此经之大益于人也。无奈尘缘苦海。如醉如梦。少年豪放者。执迷不信。即身老而习成。更难望其改悔。终身醉梦。轻掷一生。呜呼。读了感应篇。如醉忽醒。如梦忽觉。不但转祸为福。实是起死回生。今劝世人。第一要发信心。陆稼书先生说。祸福之于善恶。真如影之于形。第二要发虚心。袁了凡先生说。我辈身为凡流。过恶日积。而回思前事。常若不见己之过者。心粗而眼翳也。具此两心。方可读感应篇。每日焚香虔念一遍。熟念之后。便有乐趣。更要念一句。学一句。念一句。改一句。每日暇时。反覆细看二三张。若能时时心中默念。字字反入身来尤妙。日日如此。终身谨守。一切祈求。自然感应。前贤说。下根人该读。上根人也该读。天下无人不该读。至于干干净净。收拾这个心。更为第一关。
劝行 获福之宝也
感应篇读了。务要做出积德累功来。庶几不负。昔□州推官杨旬。诵感应篇常行十种利益。一、收街市弃儿。雇人代养。待年十五。愿识认者。归还父母。二、每冬十一月初一。收六十岁以上。十五岁以下。贫人乞丐。入本宅养济院。每日给米一升。钱十五文。到来春二月初三。令其自便求养。三、普济应验汤药。四、施棺木。济无力。津送至家。五、使女长大。不计身价。量给衣资。听其父母择配。六、专一戒杀。遇飞走之物。买来放生。七、遇荒年贵籴贱粜。并赈济穷民。八、修造桥梁。开河补路。修理寺观。九、资给穷途。使得还乡。十、排难解纷。在官辩明冤枉。念念推己及人。事事抑强扶弱。生子名桩。年二十状元及第。又如皋冒起宗。增注感应篇。其友梦老翁朗诵。听之,乃见他色美二句。全注读毕。老翁曰该中。是科果中进士。此以笔行善者也。成都玉云芝有口才。通源大师教他积口德。从此凡利人之事。无论大小。极口方便。不肯当面错过。行之二十年。乡会联捷。二子亦先后登第。此以舌行善者也。顺天曹世美。家贫乐善。实心劝人帮人。广约人结善会。舍茶舍粥。舍姜汤。舍棉袄。人出钱。己出力。历多年。会中人见其可托。荐与一财主贩油。共分利。渐获五千余金。子孙安享厚福。此以力行善者也。是知杨公之十善。今之殷实者宜学也。冒公之笔。王公之舌。曹公之力。今之寒素者宜学也。诵感应篇。不外体天行教养之事。至于一举一动。常常敬畏。以自修其身。则不论贫富一也。
劝刻 获福之广也
太微山君功过格曰。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5/375889.html
以上是关于太上感应篇直讲 后记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太上感应篇直讲 后记;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90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