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令人敬仰的四位念佛人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出家」令人敬仰的四位念佛人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令人敬仰的四位念佛人
一、黄铁匠:叮叮当当。久炼成钢。太平将近。我往西方
明朝初年。湖南潭州有一黄姓铁匠。以打铁为生。人皆呼为黄打铁。那时正是朱洪武兴兵作战的时候。需要很多兵器。黄打铁奉命赶制兵器。日夜不休息。
有一天。某僧经过他家。从之乞食。黄施饭。僧吃毕。谓曰:“今承布施。无以为报。有一言相赠。”黄请说之。
僧曰:“你何不修行呢?”
黄曰:“修行虽是好事。无奈我终日忙忙碌碌。怎能修呢?”
僧曰:“有一念佛法门。虽在忙碌中还是一样修。你能打一锤铁。念一声佛。抽一下风箱。也念一声佛。长期如此。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他日命终。必生西方极乐世界。”
黄打铁遂依僧教。一面打铁。一面念佛。终日打铁。终日念佛。不觉疲劳。反觉轻安自在。日久功深。不念自念。渐有悟入。后将命终。预知时至。遍向亲友辞别。自言往生西方去也。到时把家务交代了。沐浴更衣。在铁炉边打铁数下。
即说偈曰:“叮叮当当。久炼成钢。太平将近。我往西方。”泊然化去。当时异香满室。天乐鸣空。远近闻见。无不感化。
念佛修行之路(资料图)
二、东瓜和尚:终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世人都不识。别有一天堂
清朝有一位东瓜和尚。名没有传下来。不知什么名字。喜欢吃东瓜。人们就称他东瓜和尚。
他是杭州人。在华严庵出家。出家以后。专修念佛法门。邻近庵有一位慧照师和他打同参。二人是很好的同参道友。很奇怪。东瓜和尚吃饱就跑出去街上走。在杭州街上走来走去。走到晚上就回来。晚上继续念佛。每日都一样。都是在街上走。
他的同参感觉到。他好像不太肯修行。一天到晚都在街上走。但是也不敢对他说什么话。因为他的习惯就是这样。每日吃饱就到街上走。晚上就回来。回来又在念佛。这样的生活。经过了十多载。
他要往生的前一年底。见到同参慧照师的时候。他就对慧照师说:“老同参啊。我正月初六就要去西方。你正月初六要来送我!”慧照同参把他看作在开玩笑。想他一天到晚都在走街路。说他要往生。实在不太相信。但是口不敢说。心中在冷笑。口就回答说:“好啦!好啦!你若要往生。当然我会来送你!”东瓜和尚说:“我一旦话说出来就标准!不要忘记!”“好啦!好啦!我不会忘记!”
南京华严庵
年过了。正月初六。那日早上东瓜和尚就去法慧庵。受人供养吃饭。还没回来的时候。慧照师就已经来要送他。看他不在。就知道可能是在开玩笑。连他自己都没有在准备。说他会往生。那有这一回事?就在里面坐。坐到东爪和尚吃过午饭回来。
东瓜和尚回来见到老同参慧照师坐在那里。就问说:“你来做什么?”他说:“你告诉我说。你正月初六要往生。叫我来送你!你却问我要来做什么?很奇怪!”“真的!我有对你说过。你若没有提起。我也忘记。这样。好!现在我要去了!”马上就去沐浴换衣服。
等他海青、披衣穿好。就去拜佛。拜好。就去坐着。就向他的同参说:“这样。我要去了。但是我有一首偈颂。请你写起来。”开始念:“终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世人都不识。别有一天堂。”偈颂念好的时候。念一声“阿弥陀佛”。静静地坐在那里。
他的同参见他静静坐着。就为他念佛。念了念。就看他。他都没有动。没有表示。再过一段时间摸他。他已经没气了。果然是走了。非常自在。
看他的偈颂就可以知道:“终日走街坊”。说我一天到晚都在街上走来走去。做什么呢?“心中念佛忙”。我虽然是走街坊。没有一日闲空。不是在逛街。我是在念佛!“世人都不识”。世人都不知道他在修行。也许还以为他在闲逛呢。可见念佛法门真的不简单。真是易行道。即使终日逛街。只要心中念佛不舍。必能自在往生。
三、修无师: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这是倓虚法师在《念佛论》中讲到的真人真事:
倓老是哈尔滨极乐寺的住持。极乐寺建立之后。以开堂传戒作为庆祝。并请谛闲老法师当得戒和尚。因为他的老师是谛闲老法师。开坛传戒是佛门最大、最殊胜庄严的法会。需要很多人帮忙。修无师也是从外面来的。发心到戒坛修福。帮助大众。
当时的当家师是定西法师。定西法师就问修无师:“你能做什么?”
修无师说:“我愿意在传戒期间照顾病患。”传戒当中。戒子伤风感冒。或是身体有不适时。都必须要有人照顾。他发心做这个工作。这非常重要。也是修福的好机会。
修无师不认识字。未出家前是做泥水匠的。虽发心出家。也不懂得经教。所以就老实念佛。他待人谦虚恭敬。如何辛苦的工作都很欢喜、很乐意去做。从未推卸过。尤其别人不愿意干的苦活。他也去做。这是他的德。
定西法师就把这个工作派给他。可是过了没几天。他就跟倓老与定西法师告假。倓老是很有修养的人。因为你是外面来的法师。你愿意来就来。愿意走就走。不以为怪。
倓虚法师
定西法师就有点沉不住气。就责备他:“你这个人未免太没有恒心。传戒才两个月。你要帮忙就帮到底。来了没几天。怎么就退心想走了?”
修无师说:“我不是到别的地方去。我要到极乐世界去。”
这两位法师一听愣住了:“你要往生?”
修无师说:“是的!”并请求老和尚给他准备一两百斤柴火。以便火化之用。老和尚一听。这是大事情。
定西法师说:“大概多久?”
他讲:“大概十天。”
到第二天。修无师又来说:“禀告老法师。我今天就要走了。能否请几位法师帮我助念。送我一程?”当然。戒期当中听说有人要往生。又不生病。活着往生。要人助念。哪个不欢喜!
念佛送他的人要求说:“修无师。从前听说往生的人。临走之前。都要作几首偈子、作几首诗。留给后人做纪念。你今天要往生了。也不能例外。”
修无师说:“我是个苦恼的人。不认识字。也不会作诗作偈。但是我有一句老实话可以告诉你们。‘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大家助念不到一刻钟。他告诉大家:“佛来接引我了。”他就走了。瑞相希有。火化后还有舍利子。谛闲老法师对他非常赞叹。
四、锅漏匠
近代倓虚法师的《影尘回忆录》里记录的一个真实故事:民国初年。谛闲法师有一个徒弟。不知叫什么名。姑且按他出家前的职业“锅漏匠”叫他吧。这个徒弟是中年出家的。四十多岁才出家。他的年龄跟老法师年龄差不多。他们从小是生在农村里面。在一起玩的小朋友。童年都在一起。
谛闲法师家庭环境比较好一点。念
“锅漏匠”。恐怕你们年轻人都不懂。年岁老的人晓得。什么叫锅漏匠?就是碗、碟子打破了。他能把它补起来再用。那个时候很节省。不像现在打破了就丢掉。破个边都丢掉。那时候还得补起来再用。就做这么个手艺。天天挑个担子在外面喊。吆喝着。
找到谛闲法师这里。在庙里住了几天。就跟老法师说:“我要出家。”他说:“为什么?”“生活太苦了。我一定要出家。”老和尚说:“你不要开玩笑了。住几天还是去做生意去吧。为什么不让你出家?年岁太大了。”在大陆那个时候。四五十岁就是老人了。体力就衰了。他说:“你学五堂功课都学不会。念经都念不会。你在这寺庙里。大家瞧不起。冷眼看你。你的心多难过。学讲经。
谛闲法师
老和尚给他搞得一点办法都没有。主要就是小时候在一起。这份感情在。老和尚就说:“这样好了。你要是真的想出家。你得要答应我几个条件。”他说:“没有问题。我认你做师父了。你说什么。我统统听、统统接受。”老和尚说:“这很好。我给你剃头。”
剃了头之后。他说:“你也不要去受戒。也不要住在庙里。受戒。五十三天这个戒坛。你也受不了。也不要住庙里。我到乡下(住在宁波。宁波乡下有很多小庙。破庙、废庙没人住的)。找一个小庙给你住。”
老法师在附近认识的护法很多、信徒很多。找几个护法每一个月给他送一点钱、送一点米。他的生活可以过得去。又在附近找了一个念佛的老太太照顾他的生活。每天中午饭、晚饭。给他烧两餐饭。给他洗衣服。这他很自在了。早饭就他自己去料理。就教他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他说:“你就给我念这一句佛号。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你就再念。一直念下去。你将来一定有好处。”
这个人没有知识。但是听话、老实。他就死心塌地念这六个字。真的就像老和尚讲的。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这样就念了三年。三年没有出门。就在那个庙里头念了三年。这叫精进。就一句佛号。一点也不杂。念了三年。
这一天。他就离开寺庙。到城里去看他的亲戚朋友。晚上回来之后。吃完晚饭。就跟这位烧饭的老太太说:“明天你不要替我烧饭。”这个老太太心里想:“师父三年都没出门。今天出去看看朋友。大概明天一定有朋友请他吃饭。叫我不要给他烧饭。”
到了第二天中午。吃过饭的时候。老太太到庙里去看看。看看师父有没有回来?有没有人请他
这个老太太吓了一跳。从来没有看到人是站着死的。这赶紧去报告他那几个护法。这护法来一看。大家也不晓得怎么办。就派人到观宗寺去报告谛闲法师。那个时候没有车。请一个人去报信。走路去的。走去再走回来。三天。你看他往生。站着往生。还站三天。等他的师父来替他办后事。
谛老法师看到之后。非常赞叹的说:“你没有白出家。你的成就。当代讲经说法的法师。名山宝刹的方丈住持。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你。”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5/252572.html
以上是关于「出家」令人敬仰的四位念佛人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出家」令人敬仰的四位念佛人;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8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