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世界文明之图说佛教故事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世界文明之图说佛教故事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世界文明之图说佛教故事
世界文明之图说佛教故事
佛教虽产生于古代印度,却是在中国、日本、朝鲜、东南亚国家等地区得到发展和广泛传播。一批充当“取经人”角色的僧侣涌现出来,跋山涉水前往异国研习他乡佛法、典籍,将大批佛经和学习心得带回国加以发扬,成为佛教传播的有力推动者。
那么,历史上不同国家的僧侣究竟是如何“取经”的呢?
■ 中国:玄奘西天取经
一个真实版的“西游记”传奇
《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降伏妖魔精怪、历尽千艰万险往西天取经的故事,不但在中国家喻户晓,在世界许多地区人们也耳熟能详。故事的主角唐僧并非作者毫无来由地虚构,在历史上是有其原型的:

佛教-世界文明之图说佛教故事
玄奘取经路线图(现代拓本 径106厘米 南京大报恩寺)
历史上真实的“唐僧”姓陈,名祎,生于公元604年,13岁出家当了和尚,法名玄奘。因当时佛教从印度传入不久,经典不太完备,翻译意义不大清楚,玄奘便希望到佛教的发源地印度留学,寻求原始的梵本经典。
公元627年,28岁的玄奘向唐朝政府申请出境,遭到拒绝。决心西游的他便夹在商人中间混出了玉门关,单人匹马地踏上了西行的征途。628年至643年,他遍历五天竺诸国,访求名僧、研习佛典,直到645年才回到长安,时年46岁。
646年,玄奘根据自己的西游经历编就《大唐西域记》,记载自己在取经途中亲历和听说的138个西域国家或城邦的情况。后来明朝吴承恩据此写成小说《西游记》。至此,有关唐僧西游的故事便广泛流传开来。

佛教-世界文明之图说佛教故事
玄奘求法图(印度烂陀玄奘纪念堂)

佛教-世界文明之图说佛教故事
玄奘大师像(西安大慈恩寺)
玄奘西行取经历时十余载,不仅在佛法造诣上取得极高成就,而且对印度风俗民情、地理历史等了解之深,时人甚少能及。他还是中国1300多年来宗教留学史上第一人,在佛教发源地印度享有极高的声誉。在当今印度,玄奘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玄奘本人也早已成为中印友好的化身。
■ 日本:道元空手还乡
十载参透“眼横鼻直”的真理
日本佛教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禅宗,是随中日两国禅师密切交往而形成并逐步发展的。宋朝时期,日本禅宗两大宗派临济宗、曹洞宗的创始人都曾渡海来到中国游学拜师,研习佛法,而后归国创办各自的宗派。“道元空手还乡”就是其间流传下来的故事,可算得上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取经”体验。
道元俗姓源,号希玄,京都人,是日本村上天皇第九代后裔,内大臣久我通亲之子。3岁丧父,8岁失母,13岁出家。1223年跟随师傅明全到大宋求法,历访名刹,遍参大德,最后得到天童寺长翁如净的启发而豁然开悟。1227年归国后,大力弘扬曹洞宗风,从而开创了日本禅宗一大派——曹洞宗。

佛教-世界文明之图说佛教故事
道元禅师像(日本永平寺)

佛教-世界文明之图说佛教故事
道元禅师御真像(日本大野宝庆寺)
相传,从中国游学归国时,道元留有如下法语:“山僧所历丛林不多,只等闲见识天童先师
关于佛教故事的画卷有哪几种
,当下认得眼横鼻直,人不能瞒。便空手归乡。所以佛法无一毫。朝朝日东升,夜夜月西沉。鸡晓五更鸣,三年一润生。”
意即我远渡重洋,去中华大宋朝求法,并没去参历众多的禅林。只是偶尔在浙江天童山拜晤如净禅师,在他的点悟下识得“眼横鼻直”的道理,看到了“真如”,再也不会受他人迷惑了。这样我就空着手回日本来了。所以你要问我得了什么佛法,我无可奉告。我只识每天早晨日出东山,每天夜里月沉西海;雄鸡在五更黎明之际高鸣,三年一过又有一个闰年。如此而已。
这段话充满禅机,是道元十年修佛的感悟。“眼横鼻直”虽为事实,但能真切地感悟到它和存在的,却为数甚少。对“鼻头向下”这一事实,倘
佛教故事福社
不经历一段勤苦的修行,是不会有真切感受,无法体验其庄严一面的。
■ 越南:跨国结伴取经
漫漫西天路 幸得你同行

佛教-世界文明之图说佛教故事
2005年10月9日,越南达拉,佛教僧侣从磅古瀑布旁走过。
越南佛教约于2世纪开始从中国传入,深受中国南宗禅学的影响,属于大乘佛教。7~9世纪,越南佛教传播更广,寺庙遍及各地,越来越多的僧侣前往他乡游学。这些越南僧人与中国僧人交往密切,常常一起上路,联翩往西域求法。
据唐代高僧义净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记载,唐代中国僧人到达交州弘传佛教,或与越南僧人同往印度或南海求法取经者的人数颇多。义净记述了运期、解脱天、窥冲、慧琰、智行、大乘灯六位越南僧侣求法取经的事迹。例如大乘灯,他是越南北部爱州人,自幼随父母在杜和罗钵底国(今泰国境内)出家,然后随唐使到达长安,师从玄奘法师,在长安生活了多年,后随义净前往印度取经。
值得一提的是,到了10~14世纪,越南佛教全面兴盛。李朝和陈朝统治的前后400年间里,多达8位国王出家为僧。尤其是陈朝前期陈太宗、陈仁宗先后禅位出家,创立竹林禅派。这些国王出家后,曾积极派遣使臣到中国求取大藏经,在国内印刷佛教经典和佛像。
越南佛教与中国佛教交流密切,在中越文化交流史写下了鲜亮的一笔。
■ 东南亚:互派僧侣留学
根据巴利语音统一佛法“教材”
东南亚佛教是以南传上座部为主的佛教。主要传播于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以及越南中、南部的部分地区。据有关史料记述,公历纪元前后,上座部佛教已在东南亚流行。

佛教-世界文明之图说佛教故事
觉音论师Buddhaghosa,摩诃男王时代(AD 403~431)由印度来斯里兰卡,对于南传佛典的流传影响深远。
2~6世纪,东南亚佛教已很隆盛。比佛教传入更早的婆罗门教,经与佛教文字并存和融和的阶段之后,虽为佛教所取代,但对佛教的影响仍然存在。婆罗浮屠、吴哥寺、薄甘王朝的塔寺以及其它一些寺庙建筑、佛像雕塑和佛事仪式,都带有一定的婆罗门教色彩。

佛教-世界文明之图说佛教故事
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

佛教-世界文明之图说佛教故事
柬埔寨吴哥寺
10世纪以后,上座部佛教受到大部分国家封建领主的推崇和提倡,并加强了同锡兰(今斯里兰卡)的联系,互派僧
佛教佛传故事
侣留学,根据巴利语音序创立本民族文字,用以写定音译巴利三藏典籍,确定了摩诃尼迦耶和达磨育特两派僧王制度,佛教被尊为国教,在大众中产生了深刻影响。18世纪到现代,泰文、缅文、高棉文、老挝文的巴利三藏音译编篡工作逐渐完备,并进一步将部分经卷译为本民族文字,使上座部佛教得以更加广泛地流传。
■ 欧美:150年“东游记”
在西方,佛教远不如亚洲兴盛,占主流的主要还是基督教等。佛教流传于欧美,至今只有大约150年的历史。在此期间,一些西方佛教徒、佛学研究者纷纷来到亚洲,学习东方的佛教知识。
英国 第一个比丘名叫贝纳特
20世纪初,英国始有佛教徒,第一个比丘是贝纳特(法名阿难陀弥勒)。他于1898年去锡兰(今斯里兰卡)、缅甸研究佛法,在缅成立了国际佛教会,1908年率布道团去英国传教,但遭到了失败。
1906年,杰克逊、埃仑等人在伦敦首先组织了英国佛教协会,公推李斯.戴维斯为会长。两年后,改名为大不列颠和爱尔兰佛教会,并在利物浦、伯明罕、曼彻斯特、牛津、剑桥和布莱登等地建立分会,出版《佛教评论》。参加这个会的主要是一些对佛学有兴趣的知识分子和一部分白人信徒。这个会由于创建人相继逝世,不久即衰落。
近年来,英国佛教徒人数有较大的增长,1970年联合王国有佛教徒约3万人,1975年骤增至8万多入,1980年又增至12万人以上。1970一1978年每年平均增长率为11.3%,其中藏传佛教信徒约占50%,上座部佛教徒约占25%,大乘禅宗佛教徒约占25%。
德国 柏林北郊有座着名精舍
1932年,达尔克在柏林北郊的福禄那乌建立了有名的佛教精舍,内设佛殿、禅堂和图书馆等,是欧洲佛教运动的中心道场之一。1951年柏林佛教徒建立了柏林佛教会,1954年建立了汉堡佛教会,1955年联合成立了德国佛教会。1960年改名为德国佛教联合会,设总部于汉堡,是联邦德国佛教徒的统一组织。
根据《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刊》的报告,联邦德国约有佛教徒7万人(另说少于5万人)。佛教徒大都集中居住在大城市,如汉堡、柏林、慕尼黑、斯图加特和下莱茵等地。
法国 中国法师推动建立佛教会
法国最早的佛教组织—佛教友谊会,是在中国太虚法师的推动下,1929年由龙伯尔建立的。以后改名为巴黎佛教会,是目前法国佛教徒的统一组织和活动中心。1945年后,大批越南佛教徒定居法国,在巴黎建立了越南佛教徒联盟。近年来,藏传佛教各派在法国也很活跃。宁玛派在卡斯特朗市仿照茜藏寺院的形式建立了乌金滚桑却林寺,该寺占地面积I20公顷,规模宏大,每年有大批法国和欧洲的藏传佛教信徒去学习密法。
据《基督教百科全书》统计,1980年法国有佛教徒近3万人,其中约有半数是亚洲裔佛教徒,其余为法国佛教
佛教徒的感情故事
徒。主要集中在巴黎、格里茨、班尼斯堡、莫金等城市。
美国 日本移民首先引入佛教
19世纪末期,日本向太平洋地区扩张,开始向夏威夷群岛移民。日本佛教徒,首先在夏威夷等地建立了净土宗别院(分寺)。日本西本愿寺也派人去火奴鲁鲁(檀香山)等地传教,建立了寺院。夏威夷并入美国后,佛教活动尤为活跃。
随着日本移民涌入美国本土,西本愿寺和其他教派派出大批传教人员并建立众多的寺院。1899年西中愿寺薗田宗惠开始在旧金山活动,逐步建立了今天最有势力的佛教团体---美国佛教会。
中国的大乘佛教在上世纪末就由华侨传入夏威夷,以后又传入美国本士,在夏威夷设有中华华侨佛教总会,修建富丽堂皇的檀华寺和启华学校。在纽约、旧金山都设有佛教会和寺院,参加中国佛教会活动的极大部分是华裔和侨民。
目前美国佛教徒,约有20-30万人(不包括信仰藏传佛教的信徒,有40个较大的佛教团体、教派组织。
其他各地
近年来,意大利、瑞士、瑞典、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国对佛教的研究也很活跃,建立了不少佛教研究所和佛学研究中心,出版了一系列佛教研究著作和期刊。例如意大利的中东远东研究所,在杜齐的主持下编辑出版了着名的《罗马与东方丛书》,其中包括很多佛教著作。但在这些国家中,佛教信徒屈指可数。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6/379783.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世界文明之图说佛教故事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世界文明之图说佛教故事;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86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