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学-历代笔记小说中因果报应故事研究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12-10 01:2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学-历代笔记小说中因果报应故事研究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学-历代笔记小说中因果报应故事研究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历代笔记小说中因果报应故事研究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国文系,2003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出版年代】2004 年
【文章标题】历代笔记小说中因果报应故事研究
【文章作者】刘雯鹃
【指导教师】皮述民
【文章页数】421 页
【中文关键词】因果报应|笔记小说|地狱

【中文摘要】
本文以历代笔记小说为研究对象,全文包含以下几章:
第一章绪论:说明研究动机及目的。因果报应为影响中国文化思想甚巨之宗教观念,此则反应于小说之中,尤以笔记小说中为最。故本论文以历代笔记小说作为研究底本,并说明「果报」的定义及笔记小说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果报观念之演变与盛行之因:在探究历代果报故事之前,先略述果报观念之产生、流变以及中国果报观念盛行之因,以期对果报故事的内容作深入及有系统的探讨。
第三章果报故事之内容分析:下分四节,第一节报应的原因,归纳笔记小说中所见之善因、恶因;第二节报应的结果,归纳小说中所见之善报、恶报;第三节功过的计算,说明人死后接受审判时之审查方法与标准以及报应的时限;第四节报应的执行者,说明鬼神对人类行为相对性的奖惩。
第四章果报故事所反映之社会情状:小说家常藉由故事呈现出己身之思想观念,同时小说亦可反映出当时之时代背景。故此章就果报故事中报应的依据,归纳出人们对家庭伦理、社会规范、政治规范之要求,以及就报应的因与果以析述中国女性的地位。
第五章果报故事所反映之宗教观念与行为:第一节历代的冥界观,因地狱罪罚为恶报中一个重要部分,就此说明历代冥界观之发展差异、冥界的官僚组织、地狱的受刑者以及地狱故事的目的;第二节前世今生之观念,说明佛教轮回转世信仰对果报故事之影响;第三节民间之宗教行为,果报观念就本质而言即是一种宗教信仰,故有相应的仪式,此归纳故事中所见之宗教行为及解读宗教行为之深层意涵;第四节神只信仰,叙述历代人们所崇奉之神只,及各神只信仰之消长与差异。
第六章结论:归纳各章研究所得,对果报故事作一整体综述。
【论文目次】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动机及目的 1
第二节 研究范围及方法 8
第二章 因果报应观念之演变及其盛行之因素 18
第一节 因果报应观念之演变 18
一、 先民之果报观 19
二、 中国传统之果报观 22
三、 佛教传入后之果报观 33
第二节 因果报应观念盛行之因 40
一、 社会因素 40
二、 心理因素 44
三、 宗教因素 47
第三章 因果报应故事之内容分析 49
第一节 报应的原因 49
一、 善因 49
二、 恶因 85
第二节 报应的结果 139
一、 善报 139
二、 恶报 157
第三节 功过的计算 187
一、 功过的审查方 187
二、 功过相抵 194
三、 报的时限 198
第四节 报应的执行者 204
一、 天上神只 204
二、 冥间神只 210
三、 鬼魂 213
第四章 因果报应故事所反映之社会情状 219
第一节 家庭伦理 219
一、 父子之伦 219
二、 夫妻之爱 224
三、 兄弟之情 234
四、 主仆之分 236
第二节 社会规范 240
一、 人际关系 240
二、 商贾伦理 249
三、 僧道医师伦理 253
第三节 政治规范 261
一、 为臣之道 261
二、 为官之道 265
三、 将帅征战之则 270
第四节 女性地位 273
一、 守贞节 273
二、 男作恶、女受报 281
三、 其它 284
第五章 因果报应故事所反映之宗教观念与行为 289
第一节 历代之冥界观 289
一、 冥界观的演变 289
二、 冥界的官僚组织 315
三、 地狱的受刑者 329
四、 地狱故事的目的 332
第二节 前世今生的观念 338
一、 前世行善,今世受报 341
二、 前世为恶,今世受报 342
第三节 民间的宗教行为 355
一、 念佛诵经 355
二、 放生 356
三、 斋戒茹素 359
四、 做法事 359
五、 焚香 369
六、 焚烧纸钱 370
七、 风水勘舆 376
八、 朝山 380
第四节 神只信仰 384
一、 观音 384
二、 雷神 388
三、 关公 391
四、 文昌帝君 395
五、 土地神 397
第六章 结论 402
【参考书目】
一、专书之属
(一)笔记小说
曹 丕(魏) 《列异传》 《古小说钩沈》 台北:盘庚出版社 未着出版年月。
干 宝(晋) 《搜神记》 台北:木铎出版社 一九八五年七月。
陶 潜(晋) 《搜神后记》 台北:木铎出版社 一九八五年七月。
王 琰(南朝) 《冥祥记》 《古小说钩沈》 出版状况同前。
吴 均(南朝) 《续齐谐记》 《笔记小说大观》三编第二册 台北:新兴书局 一九八一年十二月。。
东阳无疑(南朝) 《齐谐记》 《古小说钩沈》 出版状况同前。
傅亮、张演、陆杲(南朝) 《观世音应验记三种》 北京:中华书局 一九九一三年十一月。
刘义庆(南朝) 《宣验记》 《古小说钩沈》 出版状况同前。
刘义庆(南朝) 《幽明录》 《古小说钩沈》 出版状况同前。
刘敬叔(南朝) 《异苑》 《古小说钩沈》 出版状况同前。
牛 肃(唐) 《纪闻》 《笔记小说大观》三十九编第一册 出版状况同前。
李 亢(唐) 《独异志》 《笔记小说大观》三编第二册 出版状况同前。
李 肇(唐) 《国史补》 《笔记小说大观》二一编第二册 出版状况同前。
李复言(唐) 《续幽怪录》 《笔记小说大观》二十编第一册 出版状况同前。
封 演(唐) 《封氏闻见记》 台北:广文书局 一九六八年六月。
段成式(唐) 《酉阳杂俎》 北京:中华书局 一九八一年。
唐 临(唐) 《冥报记》 《笔记小说大观》十五编第一册 出版状况同前。
张 读(唐) 《宣室志》 《笔记小说大观》二十二编第一册 出版状况同前。
张 鹜(唐) 《朝野佥载》 《笔记小说大

关于遇见的佛教故事

观》四编第二册 出版状况同前。
傅 亮(唐) 《灵应录》 《笔记小说大观》三十编第十册 出版状况同前。
刘 餗(唐) 《隋唐嘉话》 《全唐小说》 山东:文艺出版社 一九九三年。
方 匀(宋) 《泊宅编》 《笔记小说大观》三编第二册 出版状况同前。
史绳祖(宋) 《学斋占毕》 《笔记小说大观》九编第六册 出版状况同前。
未着撰人(宋) 《鬼董》 《笔记小说大观》六编第二册 出版状况同前。
未着撰人(宋) 《异闻总录》 《笔记小说大观》二二编第二册 出版状况同前。
朱 翌(宋) 《猗觉寮杂记》 《笔记小说大观》二十一编第二册 出版状况同前。
李 昉(宋) 《太平广记》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一九七五年一月。
李昌龄(宋) 《乐善录》 《笔记小说大观》三编第二册 出版状况同前。
吴 曾(宋) 《能改斋漫录》 《笔记小说大观》二九编第四册 出版状况同前。
委心子(宋) 《新编分门古今类事》 《笔记小说大观》十九编第二册 出版状况同前。
洪 迈(宋) 《夷坚志》 台北:明文书局 一九九一三年九月。
徐 铉(宋) 《稽神录》 《笔记小说大观》九编第二册 出版状况同前。
郭 彖(宋) 《睽车志》 《笔记小说大观》二十八编第一册 出版状况同前。

佛教因果实录真实故事


章炳文(宋) 《搜神秘览》 《笔记小说大观》四十二编第一册 出版状况同前。
张齐贤(宋) 《洛阳搢绅旧闻记》 《笔记小说大观》二十一编第五册 出版状况同前。
无名氏(宋) 《分门古今类事》 《笔记小说大观》十九编第二册 出版状况同前。
刘 斧(宋) 《青琐高议》 《笔记小说大观》九编第五册 出版状况同前。
鲁应龙(宋) 《闲窗括异志》 《笔记小说大观》三编第二册 出版状况同前。
郑玉道、彭仲刚(宋) 《琴堂谕俗编》 《笔记小说大观》四四编第八册 出版状况同前。
元好问(金) 《续夷坚志》 《笔记小说大观》二十一编第五册 出版状况同前。
思善堂编(元) 《夷坚续志》 《笔记小说大观》四十二编第五册 出版状况同前。
王 坼(明) 《稗史汇编》 《笔记小说大观》三编第四册 出版状况同前。
朱国祯(明) 《涌幢小品》 《笔记小说大观》二十二编第四册 出版状况同前。
祝允明(明) 《志怪录》 《笔记小说大观》三十编第十册 出版状况同前。
施显卿(明) 《奇闻类纪》 《笔记小说大观》三十一编第八册 出版状况同前。
郎 瑛(明) 《七修类稿》 《笔记小说大观》三十三编第一册 出版状况同前。
陆 粲(明) 《庚巳编》 《笔记小说大观》十六编第五册 出版状况同前。
陆 粲(明) 《说听》 《笔记小说大观》十六编第五册 出版状况同前。
商 浚(明) 《稗海》 台北:新兴书局 一九六八年十月。
陈 槐(明) 《闻见漫录》 台北:广文书局 一九八六年三月。
赵 弼(明) 《效颦集》 《笔记小说大观》十编第四册 出版状况同前。
闵文振(明) 《涉异志》 《笔记小说大观》三十一编第九册 出版状况同前。
郑仲夔(明) 《耳新》 《笔记小说大观》十八编第一册 出版状况同前。
郑 瑄(明) 《昨非庵日纂》 《笔记小说大观》二十二编第四册 出版状况同前。
谈孺木(明) 《枣林杂俎》 《笔记小说大观》二十二编第四册 出版状况同前。
王士祯(清) 《池北偶谈》 《笔记小说大观》三编第十册 出版状况同前。
王嘉桢(清) 《在野迩言》 《笔记小说大观》三编第八册 出版状况同前。
百一居士(清) 《壶天录》 《笔记小说大观》二十一编第八册 出版状况同前。
朱梅叔(清) 《埋忧集》 《笔记小说大观》一编第四册 出版状况同前。
羊朱翁(清) 《耳邮》 《笔记小说大观》一编第九册 出版状况同前。
沈起凤

佛教故事金刚经历史

(清) 《谐铎》 《笔记小说大观》二编第十册 出版状况同前。
佟世思(清) 《耳书》 《笔记小说大观》八编第十册 出版状况同前。
东轩主人(清) 《述异记》 《笔记小说大观》三编第十册 出版状况同前。
青城子(清) 《志异续编》 《笔记小说大观》一编第十册 出版状况同前。
长白浩歌子(清) 《萤窗异草》 《笔记小说大观》二编第三册 出版状况同前。
宣 鼎(清) 《夜雨秋灯录》 《笔记小说大观》二十九编第七册 出版状况同前。
纪 昀(清) 《阅微草堂笔记》 台南:汉风出版社 一九九一六年三月。
俞 樾(清) 《右台仙馆笔记》 台北:广文书局 一九六七年十一月。
徐 庆(清) 《信征录》 《笔记小说大观》三编第二册 出版状况同前。
梁恭辰(清) 《北东园笔录》 《笔记小说大观》一编第八册 出版状况同前。
梁恭辰(清) 《劝戒录类编》 《笔记小说大观》十二编第一册 出版状况同前。
袁 枚(清) 《子不语》 《笔记小说大观》二编第九册 出版状况同前。
袁 枚(清) 《续子不语》 《笔记小说大观》二编第九册 出版状况同前。
破额山人(清) 《夜航船》 《笔记小说大观》二编第一册 出版状况同前。
陈吴琰(清) 《旷园杂志》 《笔记小说大观》三编第十册 出版状况同前。
陆 坼(清) 《冥报录》 《笔记小说大观》三编第十册 出版状况同前。
陆长春(清) 《香饮楼宾谈》 《笔记小

佛教故事抱怨

说大观》二编第十册 出版状况同前。
许仲元(清) 《三异笔谈》 《笔记小说大观》一编第九册 出版状况同前。
许叔平(清) 《里乘》 《笔记小说大观》一编第十册 出版状况同前。
清凉道人(清) 《听雨轩笔记》 《笔记小说大观》一编第一册 出版状况同前。
屠 绅(清) 《六合内外琐言》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一九八年三月。
闲斋氏(清) 《夜谭随录》 《笔记小说大观》二编第十册 出版状况同前。
褚人获(清) 《坚瓠广集》 《笔记小说大观》二十三编第十册 出版状况同前。
汤用中(清) 《翼駉稗编》 《笔记小说大观》三十二编第九册 出版状况同前。
程趾祥(清) 《此中人语》 《笔记小说大观》一编第八册 出版状况同前。
杨凤徽(清) 《南皋笔记》 《笔记小说大观》一编第一册 出版状况同前。
杨式傅(清) 《果报闻见录》 《笔记小说大观》三编第十册 出版状况同前。
邹 弢(清) 《三借庐笔谈》 《笔记小说大观》二十八编第十册 出版状况同前。
蒲松龄(清) 《聊斋志异》 台北:里仁书局 一九九一年五月。
慵纳居士(清) 《咫闻录》 《笔记小说大观》二编第六册 出版状况同前。
董 含(清) 《莼乡赘笔》 《笔记小说大观》三编第十册 出版状况同前。
诸畮箱(清) 《明斋小识》 《笔记小说大观》二十一编第十册 出版状况同前。
乐 钧(清) 《耳食录》 《笔记小说大观》一编第七册 出版状况同前。
钱 泳(清) 《履园丛话》 《笔记小说大观》二编第五册 出版状况同前。
龙明子(宋) 《葆光录》 《笔记小说大观》三编第三册 出版状况同前。
薛福成(清) 《庸盦笔记》 《笔记小说大观》一编第一册 出版状况同前。
戴莲芬(清) 《鹂砭轩质言》 《笔记小说大观》二编第三册 出版状况同前。
释晦山(清) 《现果随录》 《笔记小说大观》三编第十册 出版状况同前。
(二)其它古籍
《左传》 《十三经注疏》 台北:艺文印书馆 一九八九年一月。
《周易》 《十三经注疏》 台北:艺文印书馆 一九八九年一月。
《尚书》 《十三经注疏》 台北:艺文印书馆 一九八九年一月。
《礼记》 《十三经注疏》 台北:艺文印书馆 一九八九年一月。
《论语》 《十三经注疏》 台北:艺文印书馆 一九八九年一月。
《孟子》 《十三经注疏》 台北:艺文印书馆 一九八九年一月。
《尔雅》 《十三经注疏》 台北:艺文印书馆 一九八九年一月。
《孝经》 《十三经注疏》 台北:艺文印书馆 一九八九年一月。
《诗经》 《十三经注疏》 台北:艺文印书馆 一九八九年一月。
大藏经刊行会编 《大正新修大藏经》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一九八三年一月。
于 吉(汉) 《太平经合校》 台北:鼎文书局 一九七八年七月。
王充撰(汉),黄晖校释 《论衡校释》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
方 苞(清) 《方望溪全集》 台北:世界书局 未着出版年月。
司马迁(汉) 《史记》 台北:七略出版社 一九八五年九月。
列御寇(周) 《列子译注》 严捷、严北溟译注 台北:文津出版社 一九八七年十月。
朱 熹(宋) 《朱文公政训》 《百部丛书集成》之十八 台北:艺文印书馆 五十四年。
朱伯卢(清) 《朱伯卢治家格言释义》 台北:广文书局 一九八年十二月。
李 昉(宋) 《太平御览》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一九九一一年一月。
沈之奇辑注(清) 《大清律辑注》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一九九三年八月。
房玄龄(唐) 《晋书》 台北:鼎文书局 一九七五年十月。
洪兴祖(宋) 《楚辞补注》 台北:长安出版社 一九八七年九月。
胡应麟(明) 《少室山房笔丛》 台北:世界书局 一九六三年四月。
班 固(汉) 《汉书》 台北:鼎文书局 一九八三年二月。
班 固(汉) 《白虎通》 《百子全书》第二七册 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一九九一五年十二月。
桓 宽(汉) 《盐铁论》 北京:中华书局 一九九二年七月。
庄周撰(周),郭庆藩辑 《庄子集释》 台北:华正书局 一九八一六年八月。
许慎撰(汉),段玉裁注 《说文解字注》 台北:黎明出版社 一九九一二年七月。
崔 豹(晋) 《古今注》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五○册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一九八三年。
陈 寿(晋) 《三国志》 台北:世界书局 六十一年九月。
陶弘景(梁) 《真诰》 台北:广文书局 一九八九年十二月。
陶弘景(梁) 《真灵位业图》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一九八七年六月。
郭茂倩(宋) 《乐府诗集》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一三四七册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一九八三年。
张君房(宋) 《云笈七签》 台北:自由出版社 一九六二年八月。
陈梦雷(清) 《古今图书集成》 台北:鼎文书局 六十六年四月。
程颐撰(宋),陈荣捷批注 《近思录详注集解》 台北:学生书局 一九九一一年八月。
黄伯禄(清) 《集说诠真》 《中国民间信仰资料汇编》第一辑第二十二册 李丰楙等编 台北:学生书局 一九八九年八月。
葛 洪(晋) 《抱朴子》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一九九一七年三月。
赵 翼(清) 《陔余丛考》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一九七五年。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6/380178.html

以上是关于文学-历代笔记小说中因果报应故事研究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学-历代笔记小说中因果报应故事研究;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86446.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