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释迦牟尼」佛说爱情 二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1-22 01:41
  • 自在佛学知识网

「释迦牟尼」佛说爱情 二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释迦牟尼」佛说爱情 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说爱情 二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第一句语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美好的爱情。动人的爱情。原来都是虚幻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真挚。罗密欧和朱利叶的忠贞:原来一个是传说。一个是小说。牛郎和织女的凄美。白雪公主与白马王子的浪漫: 竟然一个是神话。一个是童话。《泰坦尼克》沉没了。《魂断蓝桥》陨落了。《乱世佳人》在飘摇。《人鬼情未了》也已经离逝了!可是虚幻的爱情却也是最美的!如坠梦中。近在眼前。却触摸不到;遥远的总是最美。因为遥不可及。充满想象。却难以了解。真正的最美。在于人心所营造的幻境。这种美。值得我们凡人一直去追寻。即使花去毕生的时间。得到心碎的结局。却依然在憧憬。

  经典二:不可说。

  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你自己去悟。去修心。如果什么都依靠别人告诉你。那么你就达不到自己修行开悟的目的了!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

佛教投胎真实故事

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所以“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以不可说!之所以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看了再多的爱情电影。再经典的爱情小说也只是惘然。爱情是只有自己体会了才会明白!因为爱情也是不可说的。陷入爱情的人是痴的。周围的人永远都不会明白局中人的感受!因为这种感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虽然1000个幸福的结局都是相同的。可是其中的爱情经历却各不相同!只有恋人们自己知道他们的小秘密。对外人不可说!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全经260字。短小精悍博大精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全句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这里的“色”和大家平常想的是两个概念。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大概就是指物质的表象!拥有美丽的容颜的女人。总是会获得众多的青睐!可是再美丽的女人。依然会有苍老的一天!当你老去以后。曾经的一切是否依然?原来当美丽凋谢的时候。一切才回归本来面目!一切的风光与繁华。甜言与蜜语也只是过眼云烟。女人。找个真正爱你的人。拥被入眠吧!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

求佛教的神话故事

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绕身。充满诱惑的尘世间。爱情是否真的那么牢固呢?爱。是一种容易凋谢的花朵!而你。是清晨风中最让人无可奈何的那朵玫瑰。当新的诱惑出现的时候。心中的欲望开始萌动!原来。爱情也是一种原罪。可是。偷食禁果之后的惩罚呢?迷失的人儿早已经沉迷而无法自拔!也许也只有体会真爱的人。面对着五色。才可以做到旗动、风动、心不动吧!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语出《佛典》。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谁人能有这样的境界?!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现在很多相爱的人。会因为对方的贫穷而离开!这是真正的爱情吗?也许会有人说爱情和面包的理论!可是。过去的老人们都说。有情饮水饱。我也相信:真正爱一个人。虽然贫穷。但是只要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只是喝水都觉得饱!爱就是这样的一种心境:得到了爱。就仿佛已经得到了全世界!当面对自己心爱的人。不管身在何处。也如沐春风。记得天龙八部里。西夏选驸马。当问到:平生之中。在什么地方最逍遥快乐?段誉答到:枯井底。污泥处。为什么呢?因为他在那里得到了真爱!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你说:缘是山中高士晶莹雪。世外仙姝寂寞林。我说:缘是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你说:缘是纵然两情相悦。仍难逃宿命之劫。我说:缘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缘是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窗前点滴到天明。缘是无尽的思念。而我。傲立于沙漠中静静的看着它缘起缘灭。

  这句话是从这个故事来的吧:有个年轻美丽的女孩。出身豪门。家产丰厚。又多才多艺。日子过得很好。媒婆也快把她家的门槛给踩烂了。但她一直不想结婚。因为她觉得还没见到她真正想要嫁的那个男孩。

  直到有一天。她去一个庙会散心。于万千拥挤的人群中。看见了一个年轻的男人。不用多说什么。反正女孩觉得那个男人就是她苦苦等待的结果了。可惜。庙会太挤了。她无法走到那个男人的身边。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那个男人消失在人群中。

  后来的两年里。女孩四处去寻找那个男人。但这人就像蒸发了一样。無影無踪……

  女孩每天都向佛祖祈祷。希望能再见到那个男人。

  她的诚心打动了佛祖。佛祖显灵了。

  佛说:“你想再看到那个男人吗?”

  女孩说:“是的!我只想再看他一眼!”

  佛说:“你要放弃你现在的一切。包括爱你的家人和幸福的生活。”

  女孩:“我能放弃!”

  佛说:“你还必须修炼五百年道行。才能见他一面。你不后悔么?”

  女孩:“我不后悔!”

  女孩变成了一块大石头。躺在荒郊野外。四百多年的风吹日晒。苦不堪言。但女孩都觉得没什么。难受的是这四百多年都没看到一个人。看不见一点点希望。这让她都快崩溃了。

  最后一年。一个采石队来了。看中了她的巨大。把她凿成一块巨大的条石。运进了城里。他们正在建一座石桥。于是。女孩变成了石桥的护栏。

  就在石桥建成的第一天。女孩就看见了。那个她等了五百年的男人!

  他行色匆匆。像有什么急事。很快地从石桥的正中走过了。当然。他不会发觉有一块石头正目不转睛地望着他。

  男人又一次消失了。佛祖再次出现。

  佛说:“你满意了吗?”

  女孩:“不!为什么?为什么我只是桥的护栏?如果我被铺在桥的正中。我就能碰到他了。我就能摸他一下!”

  佛说:“你想摸他一下?那你还得修炼五百年!”

  女孩:“我愿意!”

  佛说:“你吃了这么多苦。不后悔?”

  女孩:“不后悔!”

  女孩变成了一棵大树。立在一条人来人往的官道上。这里每天都有很多人经过。女孩每天都在近处观望。但这更难受。因为无数次满怀希望的看见一个人走来。又无数次希望破灭。

  不是有前五百年的修炼。相信女孩早就崩溃了!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女孩的心逐渐平静了。她知道。不到最后一天。他是不会出现的。

  又是一个五百年啊!最后一天。女孩知道他会来了。但她的心中竟然不再激动。

  来了!他来了!他还是穿着他最喜欢的白色长衫。脸还是那么俊美。女孩痴痴地望

藏传佛教中神鹿的故事

着他。

  这一次。他没有急匆匆的走过。因为。天太热了。

  他注意到路边有一棵大树。那浓密的树荫很诱人。休息一下吧。他这样想。

  他走到大树脚下。靠着树根。微微的闭上了双眼。他睡着了。

  女孩摸到他了!他就靠在她的身边!

  但是。她无法告诉他。这千年的相思。她只有尽力把树荫遮擋起来。为他挡住毒辣的阳光。

  千年的柔情啊!

  男人只是小睡了一刻。因为他还有事要办。他站起身来。拍拍长衫上的灰尘。在动身的前一刻。他抬头看了看这棵大树。又微微地抚摸了一下树干。大概是为了感谢大树为他带来清凉吧。

  然后。他头也

得到和失去的佛教故事

不回地走了!就在他消失在她的视线的那一刻。佛祖又出现了。

  佛说:“你是不是还想做他的妻子?那你还得修炼……”

  女孩平静地打断了佛祖的话:“我是很想。但是不必了。”

  佛说:“哦?”

  女孩:“这样已经很好了。爱他。并不一定要做他的妻子。”

  佛说:“哦!”

  女孩:“他现在的妻子也像我这样受过苦吗?”

  佛祖微微地点点头。

  女孩微微一笑:“我也能做到的。但是不必了。”

  就在这一刻。女孩发现佛祖微微地叹了一口气。或者是说。佛祖轻轻地松了一口气。

  女孩有几分诧异。“佛祖也有心事么?”

  佛祖的脸上绽开了一个笑容:“因为这样很好。有个男孩可以少等一千年了。他为了能够看你一眼。已经修炼了两千年。”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还记得阿甘正传里面的阿甘。所有的追随跑步者看到他突然停下来的时候。以为圣人要大讲一番道理。他看了看成群的追随者说到:I am tired。爱情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只有平平淡淡才是真!最羡慕那些黄昏下。互相搀扶的老夫妻。他们一起回家。即使没有说一句情话。可是只是一个微笑也已经胜过前言万语!他们做到了“执子之手。与子谐老”的爱情境界。只是在这平静的画面中!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语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先说个故事。一位老人养两只鸟儿。一雄一雌。老人每天都会带着它们一同出去散步。雄鸟和雌鸟一左一右蹲在老人的肩膀上。雄鸟有时会飞出去溜一圈。但天黑之前。它准会自己飞回巢里。雌鸟却从未曾离开过老人的肩膀。如此日复一日。一晃许多年过去了。一切从未改变过。直到那天。一切都与往常一样。老头吃完饭。又带着两只鸟儿去散步。忽然右边肩膀上原本安静立着的雌鸟一振双翅。转眼不见了踪迹。雄鸟仰天长啸。不见回音。自此。雄鸟日日在巢中哀鸣。再也不肯离巢一步。三个月后。雄鸟郁郁绝食而死。死前仍哀鸣不止。许多年过去了。直到老人去世。雌鸟再没有回来过。只有那个早已废弃的鸟巢。在风中独自见证那段历史。看完故事。我掩卷长叹。如此一雄一雌。与世间男女无异。现实生活中的男人。常常说自己喜新不厌旧。他们就像贪玩的孩子。总会瞅准一个空偷着出去玩玩。玩累了他们自然会回家。在外。他们可以风流快活;在家。他们也想做好丈夫好父亲。他们脑子中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老婆和情人。最好是一举两得。他们中有些人即使曾失足变心。但在现实利弊轻重的权衡之下。在结发之妻眼泪的攻势之下。在亲朋好友群起而攻之的严峻形势下。大多能改邪归正、痛改前非。正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而女人。她们往往视爱情若生命。在她们骨子里。爱情这两个字神圣而不可侵犯。而大多数女人又都是怀旧的。如果没有伤及灵魂痛彻心骨的经历她们是绝不会轻言放弃的。而女人一

佛教大象象牙故事

旦决意放弃。那她曾视之为生命的那份爱情定已全然摧毁。她早已没有了退路。所以。女人一旦变了心绝了情。那是永远都不会回头的了。就如同那只飞离主人肩膀的鸟儿。一去不返。女人的爱。因为忠诚。所以毅然决然。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弘忍要求大家各写一偈来确定接班人。夺冠呼声最高的神秀写的是“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朝朝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当时慧能还是个勤杂人员。还不识字。找了个小沙弥给念了一遍。然后?**隽四歉鱿衷诤苤馁首樱ɑ沟谜胰税镒判丛谠鞅呱希遄婵戳酥笄崦璧吹乃盗艘痪洹案猛旧形次虻溃亮税伞保前胍拱鸦勰芙欣瓷狭艘豢涡≡睿ㄓ械阄饔渭堑囊馑迹缓笪吮苊夥渍搜痪腿昧娓峡齑艘虏Я锪耍≌馑木渲饕驳氖且嗣嵌梅畔?也就是佛经中说的四大皆空,但是又不执着于空!前两句只不过借菩提树和明镜来讲明:不要执着与事物。后两句讲自己的境界,明明想得道。但是太执着于道。反而与道越来越远。禅宗主要阐述了人人皆有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还记得冯巩相声里说到:女人一辈子也听不够的是“我爱你”三个字。《过把瘾》里的杜梅拿刀架在方言的脖子上就是为了听他说这三个字!没错。很多女性都很爱听这三个字。而且是百听不厌。每个女人都希望有人爱她。但是其实这些只是形式而已!真正的爱往往都是很深沉的。是把爱放在心里的!这种爱。是沉静;是一种内蕴深厚。隽永深沉的爱。它没有昙花一现的惊艳。没有“山无棱。天地绝。乃敢与君绝”的壮烈誓言。这是一种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爱;是携手一起慢慢变老。共守日落日出从容的爱。这种爱。是流泻指间清逸舒缓的琴音。涤荡浮躁的灵魂。舒展纷乱的心情。梳理出沉静平和的人生。太热烈奔放的爱总是易于枝头凋落。而平和沉静的爱却是暗香持久。心香永恒。当火焰般燃烧的爱情化为灰烬。当爱情的潮水慢慢消去。守望在那里的。依然是一颗宽大博爱的心。包容接受抚慰着那颗伤痕累累的心。当然。沉静的爱绝不是沉闷的爱。那是心灵的守望。是一种心底深处深藏的真切牵挂。似清风。如明月。美丽而不媚俗。平和而不平庸。平静却不沉闷。透过爱的清清溪水。你会看到细石粒粒。看到游鱼欢快地在溪水中游来游去。这种沉静的爱所蕴含的美丽。是要用一辈子用心去读的。才能在平淡真实中读出鲜活和感动。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于是有一这句话的由来。属于佛教的大乘。记得木村演的一部电影里曾经这样诠释“爱”。说爱一个人就是当他幸福的时候你比他更幸福。当他痛苦的时候你比他更痛苦……其实给别人幸福。被别人需要着。是一件能给自己带来很大满足与快乐的事情。至少我会很享受别人对自己的依恋。也同时依恋着别人。这是我与外部世界对话的方式。也愿意相信这样活着才算是完整而纯粹的人生吧。看完了《宫》。很喜欢里面的律。他从小就什么都没有。失去了父亲。失去了皇太子之位。失去了宫。但是14年以后。虽然经过母亲的一番明争暗斗。他原本可以获得王位。但是为了保全自己爱的人。为了自己的良心。他毅然选择了牺牲自我的方法。他顶替了信的莫须有的罪名。也顶替了母亲暗中的罪行。这样。皇室虽然恢复了太平。众人皆大欢喜。然而律。还是一无所有地离开了皇宫。甚至是伤透了心地离开。彩京的不接受。恐怕是他心头最大的伤痛。总觉得他的眼神充满忧郁。脸上充满了若有所思的神态。但是。也许他是感觉幸福的。因为他是为爱牺牲的。他成全了那么多的人。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5/254905.html

以上是关于「释迦牟尼」佛说爱情 二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释迦牟尼」佛说爱情 二;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8612.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