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野鸭子 - 公案100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12-09 10:22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野鸭子 - 公案100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野鸭子 - 公案100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野鸭子 - 公案100

野鸭子
百丈怀海侍马祖道一到郊外,见一群野鸭飞过。马祖问:「那是什么?」百丈云:「野鸭子

佛教的故事五千年

。」马祖再问:「到哪里去了?」百丈答:「飞过去了。」马祖回头扭住百丈的鼻子,百丈痛而大叫,马祖曰:「又道飞过去也。」百丈因而大悟。
这是禅宗非常着名的一则公案。百丈大师是禅宗开创农禅制度的鼻祖,他开悟的契机是一群飞行中的野鸭子。
马祖是百丈的师父,指着野鸭明知故问:「那是什么东西?」百丈答「野鸭

佛教关于不说话的故事

子」当然没错。马祖再问野鸭子到哪儿去

佛教饺子故事

了,百丈答「飞过去了」,这也不离事实。然而,他的心并不在当下,而是跟着鸭子飞走了。马祖立即扭住他的鼻子,藉此机缘点醒他:既然当下此刻已经没有野鸭子这个东西,心中应该不留痕迹,还答什么「飞过去了」。而扭鼻子之后的此时此刻正在痛,这就

佛教念经感应故事

是真实的「现在」。现在最真实,当下最重要,目前最亲切。
禅宗主张把心落实于「现在」这一点。然而,现在一滑过就不是现在了,现在若尚未开始也不是现在。所以,究竟有没有现在呢?如果把过去和未来一切为二,最短促的现在是不存在的,即如《金刚经》所云,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皆不可得。这是超越于空间和时间的解脱。
不过,人终究是活在这个世界上,既然分分秒秒在时间上移动,就该立足于正在移动的这一点,踏踏实实地生活。百丈后来主张「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作」的原意是劳动、种田、生产。若将此句加以引申,生活就是劳作,而且一举一动都清清楚楚,身心一致、心口一致,这就是修行,而且是大修行。没有动作的时候,既没有他,也没有我;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所以「飞过去了」是不存在的一件事,如果还要加以回忆、思索,当然不切实际。
这则公案说明了三点道理:1.现在最重要,2.如果一动,它已经过去,3.如果不动,则根本不存在。既然过去的已不存在,不动的也不存在,还有什么事情可做?所以,对过去的追忆、怀念、悔恨,对未来的想象、期待、忧虑,对现在的沾沾自喜、疑神疑鬼、念念不平等情绪的折磨,也就不会发生了。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6/380553.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野鸭子 - 公案100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野鸭子 - 公案100;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86075.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