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压良为贼 - 公案100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压良为贼 - 公案100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压良为贼 - 公案100
压良为贼
洞山良价禅师晋谒南泉普愿禅师,值马祖道一忌日,设斋祭祀。南泉问众僧:「来日为马师设斋,不
佛教13个真实故事
知马师还来不来?」众皆无对。洞山说:「待有人作伴即来。
佛教故事你从哪来
」南泉闻已赞曰:「此子虽后生,甚堪雕琢。」洞山却不领情地说:「和尚莫压良为贼。」
这个公案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来看。
第一,禅宗保留了中国慎终追远的文化传
佛教怨恨的故事
统,逢传法老师的忌日要设斋祭祀。但是除了遵从中国祭祖的习俗,也要兼顾禅宗无执着、无相、无我的见地和原则。因此南泉借着祭祀马祖道一的机会,提了一个问题给大家:「明天祭祀的时候,你们看马祖还来不来?」马祖既已悟道,岂需后人祭他?但僧众卡在一个想法上:「既然祭他,怎么又怀疑他来不来?」因此无言以对。
未知的事一旦成为风俗习惯,即使自己不需要、对象不需要,仍须投合大家的需要,让大家得到安慰、启示,所以还是要支持。比如社会学家对宗教徒拜拜、祭祀、祈祷等行为予以肯定,但他们本身却觉得未必需要宗教信仰。
第二,洞山良价禅师已经开悟,因此答道:「马祖是不会一个人来的,有了伴就会来。」马祖已经开悟解脱,如果还要依赖别的伴侣、对象,那就不是马祖了。他这个回答,等于说马祖不可能来,也不可能有来不来的问题,否则仍有对待。南泉听了,赞叹这位后
道教与佛教的爱情故事
生小子是值得造就的璞玉。对一般人而言,这是令人欣喜的肯定,但对已经开悟的洞山而言,这等于否定他已开悟,还在等待他人给他雕琢。所以他对南泉说:「和尚,你不要把良家子弟当成贼来看,我不是贼,我已经是良家子弟了。」
洞山禅师是开悟者、解脱者,才会说南泉禅师压良为贼。至于一般人还不到那个层次,如果被人赞叹还自认委屈,那就有点自大了。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6/380582.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压良为贼 - 公案100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压良为贼 - 公案100;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86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