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不落阶级 - 公案100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不落阶级 - 公案100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不落阶级 - 公案100
不落阶级
有人问黄檗希运禅师:「如何可以不落阶级?」黄檗答:「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行,未曾踏着一片地。」
「阶级」意为段落、层次。在世俗
石头磨成精的佛教故事
、世间
佛教故事王铁匠
的现象中,前后、上下、多少、高低……都是阶级。任何一个阶段,不论往下走或往上走都是阶级。以
佛教故事石桥禅是说什么
横切面来看,每一个阶段也都有起伏,不可能一贯平坦。因此,世界上的事不可能不落阶级。
佛法的修行有没有阶级呢?有!华严宗、天台宗、唯识宗、密宗的修行都有阶级。唯独禅宗不落阶级,讲的是顿超直入的顿悟法门。有人问黄檗禅师:「不落阶级(亦即顿悟法门)是什么?」这题目很难打发。既然不落阶级,等于没有痕迹;若说佛法平等,等于没有回答。纵然如此,禅师对初学或未开悟的人会用种种善巧方便来激荡他们的智慧、开发他们的悟境。
因此黄檗说:「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行,未曾踏着一片地。」
有这种事吗?根本不可能。黄檗是以此表示「我不准备回答你的问题,留给你自己去思考。」他虽未正面答复,却以鲜明生动的方式传达了这个讯息,像一幅虚拟的画面,又像是一幕戏,仔细一看,空无一人,却又活灵活现,令人印象深刻。这就是智慧。
一般的教育方式或沟通方式当然以明确表达为上,但
佛教沙漠的故事
有些事情不表达比表达好,让对方自己去发现答案。比如学生已经学了某项数学原则,结果试题中出现了从未见过的相关题目,这是老师为了测验他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举一反三的理解力,因此是一则好试题。等而下之的情况是老师把题例都讲过,学生把答案都背起来,不靠头脑即可得分。
身为父母、老师、长官者,不妨运用这种方式激励晚辈或属下成长;夫妻、朋友之间也可以随机活用。这不是玩花样,而是让对方独立思考,提升智慧,学习解决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6/380601.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不落阶级 - 公案100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不落阶级 - 公案100;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86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