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禅故事一则_南怀瑾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12-09 00:12
  • 自在佛学知识网

禅故事一则_南怀瑾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禅故事一则_南怀瑾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禅故事一则_南怀瑾

现在为大家讲个禅宗故事,看看有没有人能够领会。

禅故事一则_南怀瑾
禅故事一则_南怀瑾

事情发生在唐末五代,现今湖北武汉三镇地带,有名的黄鹤楼就在这里,风景很美,唐代名诗人崔颢有诗为证:"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当时有个掸师,自己认为已经大彻大悟,有一次,他到一位修道已经到了家的大居士那里去化缘,所谓"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大居士接待这位禅师,知道他来化缘,就说:"好啊,大和尚,我问你,答得出来一切供养,答不出来,免谈。”和尚说好,你问吧。居士就问:"古镜未磨时如何?”一个古老的铜镜,脏兮兮的,生满铜锈,没有擦干净前怎样呢?和尚答:"黑如漆。”染污得像沾过油漆一样,黑乌乌的一片。居士又问:"古镜既磨后如何?"假使好好靡擦干净了后怎样?和尚答:"照天照地。"这下可好,大居士说:“不行,对不起,请出去,不供养你。"
没有错啊!依教理讲,那禅师这样回答,一点都没有错,古镜未磨,此心还没得定发慧,没悟以前,黑如漆,那里有错?古镜既磨后如何?照天照地,那不是唯识所讲第八阿赖耶识,转成大圆镜智了吗?但是宗门祖师禅与如来禅不同。你们如果去化缘,遇到同样的情况,给人扫地出门,你服不服气啊?不服气。
这和尚当然不服气,再去修行,又住茅蓬潜修,三年以后,再回来化缘。大居士

佛教故事让一块地里不长草

看到他又来了,好啊,请坐,我问你,还是那句老话:"古镜未磨时如何?"答:"此去汉阳不远。"再问:"古镜既磨后如何?”答:“黄鹤楼前鹦鹉洲"。嘿!请接受供养。这是什么道理?三年的历练毕竟没有白费。他先前所答,已非泛泛之辈玩口头禅的阶段,真也到了相当程度,也有相当的功夫,但仍不行。
照见五蕴皆空,便算了道吗?不对的,我们这位大维摩居士说不对就不对,你有什么办法。这次寒假共修,每个人都要好

佛教故事捨金子

好观心,不做观明点

佛教故事老人的生死

,或者念佛念咒等等其他功夫。明点是心造,念佛念咒也都是此心在念,观想佛菩萨亦是同样这颗心在想。凡所有想,皆是境,佛也好,魔也好,山水也好,人物也好,都是境界;能起境界,能想,能诸般造作的,非境。所观所照的是心念的变相,是境界般若;能观能照的,不是境界般若,而是实相般若。修行人必须找到能观能照的那个,才算开始发现自己本来

解说印度佛教故事

的面目。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6/380808.html

以上是关于禅故事一则_南怀瑾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禅故事一则_南怀瑾;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85824.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