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康宝鉴-白话《寿康宝鉴》小故事选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寿康宝鉴-白话《寿康宝鉴》小故事选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白话《寿康宝鉴》小故事选
明朝宣德年间。有一人名叫曹文忠字公鼐。曾被朝廷授与学正的职位。后来改任泰和典史。一次在追捕盗贼时,途中经过一个驿站休息,遇见了一个女子。甚美。此女子意欲就公。公奋然曰:“处子可犯乎。”取片纸书“曹鼐不可”四字焚之。第二天一早召其母家领回。后来朝廷殿试对策。忽然飘有一张纸堕落几前。上面写着“曹鼐不可”四宇,于是曹文忠文思沛然,状元及第。
南无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有位冯姓商人。已至壮年还没有儿子。他的妻子为延续他家的香火,就常常劝他,再娶个妾室好生儿子。后来在京城。就买了一个女子做妾。当买卖的契券已经签了,买金也已经偿付了,冯某就问那名女子:“你是什么原因,卖身为妾呀?”那名女子涕泣不能言。冯某还是坚持问她。女子就回答说到:“我的父亲因为押运货物损失了,被人索赔。家里没有钱,只好卖了妾身以偿还欠债。”冯某听后心中不禁恻然。马上就把她送回她父亲那里。也没有回要钱财。其回到家里妻子问他:“妾安在?”冯某就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妻子听后不但没有埋怨,反而凛然说到:“君用心如此。何患无子。”几个月过后冯某的妻子怀孕待产。当天傍晚就在他妻子即将生产时。邻里中有很多人都看见,有一队人马鼓吹喧阗。嚷嚷着说:“送状元到冯家去。”是时其妻产下一个儿子。这个孩子就是冯京。后来冯京连中三元。官至太子少师。相业甚盛。
冯某能施财好义,不贪于色固值赞叹。然其妻“君用心如此,何患无子。”一句,当知其为深明大义,体理因果之人也。
南无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明朝余杭那个地方有位医生姓陈。一次有人病危,陈医治之使其痊愈,但因为病人家中很贫困,陈医生就没要回报。后来一天陈医生因避雨恰巧经过其家,又因为天色已晚,便在当夜留宿。当晚病人的母亲对儿媳说:“这名医生救过我们家的人命却未收回报,你就伴宿一晚以报恩德吧。”妇唯唯。夜深欲就之。对陈说:“我这样做是因为您救了我的丈夫却没要丝毫回报。此乃婆婆的意思,图报恩德也。”陈见少妇年轻而貌美,也有些心动。但随力制之。自语曰:“不可。”妇强之。陈连曰:“不可,不可。”静坐一直到天亮,最后几不自持。又大呼曰:“不可二字最难。”天刚亮就悄悄溜掉了。
多年以后,陈有一个儿子应试科举。他儿子的文章写的不好,主试官欲弃其文。忽闻呼曰:“不可。”于是挑灯复阅。还是觉得不够好,欲再弃之。又闻连声呼曰:“不可不可。”最后决意弃之。忽闻大呼曰:“不可二字最难。”连声不已。主试官奇之,因而录取了他。发榜后主试官召见陈医的儿子,问他是怎么回事。其子亦不明白。回到家里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父亲。陈父对儿子说:“此我壮年事也。不意天之报我如此。”
南无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毗陵地方有位姓钱的老翁,为人乐善好施,但遗憾的是没有儿子。邻里中有位喻姓老人。为势家索钱,因为家中无钱便被人用刑械拘囚。喻翁的妻女因此受冻受饿。实在没有办法了,就向钱翁求贷。翁如数与之,也不收文券借条。事情完结之后,,喻翁领着妻女上门道谢。钱翁的妻子见喻翁的女儿颜色美貌。欲聘为妾以继香火。喻氏夫妇为报钱氏恩德欣然同意。但钱翁却拒绝了,并说到:“乘人之难,不仁。本意作善。而以欲终,不义。我宁可没有儿子。也决不敢触犯道德而不仁不义。”喻氏夫妇听到后拜泣而退。钱翁的妻子这天夜里梦见神明对她说:“你的丈夫阴德隆重。当赐给你贵子。”第二年。果然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天赐。十八岁联联科考报捷。官至都御史。
南无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徽州商人王志仁。年纪到了三十岁还没有儿子。一次遇见了一个算命的,算命的看了看他摇摇头,对他说:“你十月间会有大的灾难。”王志仁一向认为这个算命的算的很灵验。因而感到心灰意冷便赶往苏州。收拾赀物准备结束生意回家。这天晚上闲来无事独自一人外出散步。突然看见一个妇女跳水自尽。王志仁自己不会水,急急取出十两银子,高声呼叫附近渔船上的渔民,请求他们去救这个跳水的妇人。把这个妇人救上来后,王志仁就问她:“你何苦自寻短见啊?”妇人哭着说:“我的丈夫在外面给别人佣工度日。家里养了几头猪准备卖了偿还租子。我昨天刚刚把猪卖掉,谁料到卖猪得的银子竟然是假的。我实在害怕丈夫责打我,怀疑我,让我无以聊生。所以才自寻短见。”王志仁听了心中不禁恻然。便以卖猪价格双倍的银子周济给这妇人。这个妇人当晚回到家里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她的丈夫。她的丈夫心中怀疑,不信她说的事情。便立时与妇人一起到王志仁的寓所,想要问明白这件事。
这时王志仁已经睡下了。妇人叩门高呼:“投水妇来谢。”王惊醒后,厉声说到:“你是少妇,我是孤客,昏黑夜晚岂宜相见。”妇人的丈夫听了悚然曰:“我夫妇二人同在这里。”王志仁这才披着衣服出来见面。刚推开门,房子的墙忽然倾倒。转眼之间,王志仁的卧床已被压得粉碎。夫妇看到了此情此景感慨万千,而后与王志仁做别而去。
后来王志仁回到家乡。又遇到了那个算命的。其人大骇曰:“您满面阴骘纹现。想必是曾经救过人命。你的后福未可限量啊。”王志仁后来接连生了十一个儿子。活到九十六岁还很康健呐。
诚然如《了凡四训》所载‘一饮一啄,莫非前定。’然以一心慈悲利他,命亦可改亦。如《大乘无量寿经》云:‘常行慈忍,行寂静行。’
南无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镇江那个地方有个靳翁,年纪已经到了五十岁,也没个一儿半女。那时他在金坛教授童蒙小学。他的邻居家有个女儿颇有姿色,却家境贫寒。于是一天她的夫人便卖了自己的钗钏,把邻居家的女儿买回来,准备给他作妾。靳翁回来时他夫人已经置酒于房。跟靳翁说:“我老了不能生育。此女颇良。或许可以延续你家的香火。”靳翁听了妻子的话却低下头,满脸通红。他夫人还以为靳翁害羞。于是就一个人出去把门关上。不料靳翁随即急忙跌跌撞撞地跟了出来。对他夫人感叹说:“你一番美意我知道。但这女儿幼孩时。我常常领着她的小手在院子里玩,有时会把她抱在怀里。一直心里祈求神灵,愿她能嫁个好人家。况且我已经垂垂老亦,身体多病。怎么可以这样辱没她呀。”于是就把邻居家的女儿送了回去。谁料靳翁夫人第二年就生了丈禧公。丈禧公十七岁考上了解元。次年登第。后为贤宰相。
南无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明朝太仓那个地方的陆公容。其人风姿俊美。天顺三年,陆公容到南京去参加科举考试。在休息的驿馆中遇到一位女子。她在夜里跑到陆公容寝室欲与言欢。公容开始以身体不适为理由。与她约好明天夜里再来。女子走了之后。陆公容遂作诗云:“风清月白夜总虚。有女来窥笑读书。欲把琴心通一语。十年前已薄相如。”快天亮的时候,便找个托词走了。此时恰是秋中试的时候,陆公容的父亲梦见郡守送旗匾鼓吹。匾上题:“月白风清”四字。陆公容的父亲认为这是月宫折桂的征兆。于是把这个梦记下来。陆公容回家看到父亲的记述后愈发悚然。后成进士。仕至参政。
呜呼,仁人志士当常怀志人及公容二贤士之恻悚之心亦。(注:恻乃慈忍,悚乃警惧)
南无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费枢是四川人也。去京城会试。一次正在吃饭的时候。一个妇人突然来到他面前,跪下哭诉到:“先生,我也是四川人。我被人贩骗卖到这里嫁人,可没过多久丈夫就死掉了。想要回家却没有钱财。我愿意依从您,好可以回家行么?”费枢说:“我不能这样冒犯你,而做这种非礼的事情。请你放心,我回到四川一定寻访你的父亲好迎接你回家。”费枢回家后四处寻访终于找到了她的父亲。并告知了他女儿的情况。妇人的父亲哭着到了谢。没多久就把女儿接了回来。是年费枢登第。官至太守。
南无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明朝浙江有个指挥使。请了位老师教授自己的儿子读书。一天老师病了。他的儿子就取了床被为老师发汗。却不小心把母亲的鞋一同卷走。结果掉在老师的床下。师徒二人都没注意到,指挥使却看到妻子的鞋竟在老师的床下。心中便疑忌有奸情,回到屋里就质问妻子。
其妻子不服,坚称没有这种事。指挥使当即遣使婢女。令其以妻子名义邀约老师。自已持刀,伺其后。心中打算他一开门,即杀之。老师闻得敲门之声,问:“何事?”婢曰:“主母相招。”老师怒叱其婢。不肯开门。指挥使又强迫他的妻子亲自前往召唤。老师再拒之,并说到:“呈蒙您丈夫的邀请我来此教书,怎可堕落自己冥冥之中的德行啊。请您快快回去吧。”最终也没有开门。指挥见此,怒顿平。第二天,老师辞去了教书的职务走了。临走时指挥又惭愧又赞叹地说:“先生真君子也。”之后详述事情原委并且谢罪。这名老师在这一年登第。位居显爵。
南无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清朝陕西的袁公。在李自成叛乱的时候,与儿子失散了。袁公则迁徙到了江南,就打算再娶个妾室好生个儿子。一天恰好买了一个妇人带至袁宅。到了晚上妇人却背对着灯暗暗哭泣。袁公看到了心中诧异,就问她是怎么回事。妇人回答:“没有其他的原因,只是由于家中贫饿。我的丈夫无以为生就想要求死。为了这,我就卖了自己来养活他。妾身想到我们夫妇二人平日里情意恩爱。所以就不禁伤心悲痛。”袁公听到后心中恻然。与这个妇人背对背坐了一晚,没有相犯。第二天就把妇人送回了家,不但没有回索钱财,并复赠百金,以便让他们做些小生意好自己养活自己。夫妇受恩后泣哭而去。
打那以后夫妇二人一直想要买个好女子。送与袁公生个儿子。却一直没有找到中意的。一次偶然到了扬州。遇见一个人正卖个男童,男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6/380901.html
以上是关于寿康宝鉴-白话《寿康宝鉴》小故事选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寿康宝鉴-白话《寿康宝鉴》小故事选;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85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