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心理健康-人一定要善待自己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12-06 05:1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心理健康-人一定要善待自己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心理健康-人一定要善待自己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人一定要善待自己

贪欲多者,必生鬼家活计;疑心重者,毕竟纷繁非常。唯有保持恬淡,始能务实快乐;自愿生活素朴,才能宁静致远。
一般人常说,“人天生会爱护自己,都会为自己的好处着想”。乍听之下,好像每个人都懂得自爱,知道善待自己。实际上,懂得善待自己的人并不多,大部分的人都被无尽的欲望和贪婪所困,把自己折磨得心力疲竭。现代人普遍不快乐的原因之一,是欲望太多,需索无度,永远得不到满足感,因而产生匮乏和无奈。
人们的共同心结有二:其一是怕失去保障,所以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其二是长期得不到满足,因此有沮丧的表现。这

佛教圣地传经真实故事

两种心结,加上资本主义的褊狭观念,让人一意执着于追求效率和成长,因此而精疲力竭,以致造成各类焦虑和忧郁的心理症状。
我实际接触各行各业的上班族,听到他们慨叹忙碌和超时工作,并由于过度操劳,缺乏休闲和运动,导致身心健康受到伤害,各类心身症已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另一方面,由于大家都忙于工作,普遍没有时间养儿育女,无心照顾

佛教故事里的建筑名称

家庭,以致家庭功能大受影响,父母亲无法与下一代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许多研究指出,青少年以前,得到父母较多温暖的孩子,成年以后的身心健康情形,比受到冷落的孩子要好得多。例如,在青少年前感受不到父母照顾的人,比感受到温暖者,在中年以前,罹患心脏

佛教故事100

病、溃疡、酒精中毒、高血压和气喘等慢性病的,要高出三、四倍
。因此,人一定要善待自己,珍惜宝贵的人生。这并非意味着人可以偷懒,更不是否定精进勤奋,而是要懂得保持生活平衡,不要累坏了自己。每个人的心力有限,欲望无穷,如果不懂得取舍安排,便会迷失在纷繁的情绪中,一筹莫展,既觉得压力很大,又觉得无法突破僵局而无奈。生活的欲望和目标,必须做些割舍,好让心智敏锐,能为自己效劳。
佛陀讲了个故事:
有五个人共同出钱雇了一位仆人。甲要他洗衣服,其他四个人也同时要他洗衣服。奴仆心想:「我只能洗完一件,再洗另一件。」于是先拿了甲的衣服来洗。这时乙发脾气说:「我同样出钱雇你,为什么先洗甲的衣服,而不先洗我的衣服呢?」于是打了奴仆十鞭。奴仆只好先洗乙的衣服。这时,其他四个人也都因为同样的理由而发脾气,各打了奴仆十鞭。结果奴仆只有挨打受苦,什么事都没办法做。
佛陀指出,我们人生是由五蕴和合而成的,有色、受、想、行、识五个大类的基本需要,这些需要是由我们的心智或觉性来负责处理。它就像奴仆一样,一直为五种生活需要而效劳。如果需索无度,各种需要竞相催逼,就会造成挫折,打击信心,情绪因而低落。于是心智跟着萎缩,到头来,什么事也做不成。那时不但活得不快乐,连健康都会不保。所以我们要善待自己,避免过多的欲望,和心急如焚的追逐。欲望是要有的,但要有实现的顺序;工作是应该的,却不可不安排取舍。长期生活在贪婪追逐中,无异是折磨自己,也提早断送了美好的前程。

佛教口业的故事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6/381548.html

以上是关于心理健康-人一定要善待自己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心理健康-人一定要善待自己;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8509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