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读书-读美德故事感想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12-04 05:3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读书-读美德故事感想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读书-读美德故事感想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读美德故事感想

为做七家属开示系列--3
读《美德故事》感想
--明明白白一条路,千千万万不肯修
释净根
最近净土宗文教基金会又出版了一本新书,书名是《美德故事》,其中第四篇〈懊悔〉一文叙述了一位女孩在母亲临终的前一天,因为受了委屈,带着烦躁的心情回家,母亲要她端一杯水给她喝,而她因不知母亲即将会逝去而怒气沖沖,这时母亲脸上露出伤心的神情对她说:难道我的女儿就不能为她可怜生病的母亲端杯水吗?于是女孩为母亲端了一杯水,然而却很不乐意,把杯子很快的放下,离开了母亲的卧室,睡觉前也没跟母亲道晚安。在寂静的黑暗中,女孩想起母亲的脸是那么的苍白,说话声音是那么的颤抖,女孩怎么睡也无法入眠,溜进了母亲的卧室,想求母亲的原谅,然而,母亲已经沉沉睡去。女孩便又溜回床上,决心第二天一大早就告诉母亲:「我多么的懊悔」。隔天清晨当女孩睁开眼睛时,外面已经阳光灿烂,她赶紧披上衣服,急急忙忙跑到母亲房里,準备向母亲忏悔昨晚的过错,可是母亲却冰冷的

佛教故事报恩文

死了!儘管女孩悲痛欲绝但也只能如她在结尾里说的一句话:「如果可以的话,我情愿用世间的一切来交换母亲亲口说出的原谅。」
故事的内容相信大家都知道它的含意:「千金难买,早知道…唉!」

佛教传说的故事

「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是孝顺,二是行善。」「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不是吗?其实与其懊悔不如珍惜眼前、把握当下,各位往生的亲人就如同故事中的妈妈那般的伟大,但是也同样的永远再也没有让子女孝顺的时候了,如果各位往生的亲人现在还在中阴身中,我们要再如何孝顺他们呢?只有好好掌握黄金的七七四十九天了,因为等七七一过,往生的亲人很可能就必须投胎转世了,现在专心的为亲人做七念佛,不但不会留下懊悔,亲人反而得以解脱轮迴往生极乐。
《随愿往生经》上说:「命终之人,在中阴中,身如小儿,罪福未定,应为修福,愿亡者神,使生十方净土,承此功德,必得往生。」《地藏经》也说:「临命终人,家中眷属,乃至一人,为是病人,高声念佛,是命终人,除五无间罪,余业报等,悉得消灭。」经上都这么清楚的告诉我们只有在七七之中好好把握每一天专心诚挚的念佛,如此才能让往生者仗此功德而往生极乐净土,也才是最后唯一能报答亲人、救度亲人的最好方法。
有句话

佛教智慧故事小视频

说:「明明白白一条路,千千万万不肯修」,只要我们明明白白的专心称佛名号便可以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但是却有千千万万人轻忽而不肯念佛,因为他们认为,高超殊胜的法门,必定比较不容易修,不容易学。反过来说,容易学,容易修的法门,就可能不殊胜!因此不把念佛看在眼里,其实这种观念大错特错了。慈恩法师在《西方要诀》说:「弥陀万行,成此果名,但能称名,具包众德,故成大善,决定往生。」意思就是告诉我们阿弥陀佛在因地为众生发愿、为众生修行,他的万行成就圆满了,才有阿弥陀佛这尊佛,也才有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名号,只要我们专称弥陀佛名,就能够很容易很方便具足弥陀的这一切万行功德,因此拥有大善、成就大善而绝对往生极乐。慈恩法师无非也说明了以念佛超荐亡灵是最简易、最殊胜的方式。
「亲人念弥陀,必定往西方,我念弥陀时,我在弥陀里,亲人念弥陀,亲人亦在弥陀里。」因为亲人之间缘分较亲,彼此心连着心,如果念佛心诚,便容易感应道交,也就是所谓「亲人有诚心,佛就有感应」的道理。所以除了随喜讚歎各位对亲人的孝心之外,更期盼大家提起心力,以真心、诚心、深心、至诚恳切的心来念佛,藉由虔诚念

佛教金山寺故事

佛,仰仗弥陀名号的功德,必定能够使我们的亲人永离生死轮迴之苦海,往生涅槃常住之极乐。
(2011年4月17日)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6/382293.html

以上是关于读书-读美德故事感想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读书-读美德故事感想;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84365.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