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发慈悲心 迈向觉悟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11-26 04:0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发慈悲心 迈向觉悟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发慈悲心 迈向觉悟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发慈悲心 迈向觉悟

文化-发慈悲心 迈向觉悟
文化-发慈悲心 迈向觉悟

把慈悲和爱的对象由自己转向他人,乃至一切有情众生,就是通常所说的自他

佛教动画片观世音故事

相换,这是激发慈悲心极为重要的方法。随时随地,我们都应尽量把自己放在受苦者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为别人着想:如果我是对方,我希望别人如何对待我?我们可以利用呼吸来修习这种自他相换的施受法。吸气时,观想吸入一切众生的苦难、恐惧和怨恨;呼气时,观想自己所有的爱心、功德和成就毫无保留的给予众生。
自他相换的修行是对治我执、激发慈悲的良药。尤其是当我们生病时,这种修法非常有效。我们发愿承受众生所有的病苦,并将所有的幸福与安祥奉献给众生。寂天菩萨说:“如果修行人不能舍自己的快乐予众生,并代一切众生受苦的话,便

儿童睡前故事佛教故事大全

没有开悟的希望了。”由此可见,要想开悟乃至成佛,仅有智慧是不够的,还须具足真实的慈悲心和广大的菩萨行。
利用这种自他相换的修行,还可将贪、嗔、癡三毒转化成智慧功德。这是一种极为善巧和殊胜的修法。当我们贪欲炽盛时,应立刻观想:愿自己的贪执能代换一切众生的贪业,并由此清净一切众生因贪业而产生的果报、对于嗔恨和愚癡也可以同样观想。
利用逆境修行,化逆缘为菩提道,对于激发慈悲心也非常重要。当我们遭受不幸和痛苦时,不要被痛苦所淹没,要知道世上并不只是你在痛苦,你的痛苦并不一定比别人严重。对于一个真正的修行者来说,逆境与苦难非但不是坏事,还是转化烦恼、启发慈悲、成就智慧的难得机会:他甚至会用心感激苦难,说不定这是佛菩萨对我们的考验和加持呢,通过这种方式来净化我们的业障。如此,苦难就不再是苦难,而成了无价之宝。
对一切众生心怀感激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来说,我们对于伤害过自己的人或仇敌很难生起慈悲,这正是我们要努力克服的。所谓罪恶之人并不是生来就是恶人,也不一定永远都是坏人。我们的慈悲可以启发他、帮助他、转化他。而且,我们还要认识到这些众生自身也是受害者,他们在无明和烦恼的驱使下,不由自主的造下种种恶业,在轮回中枉受无尽痛苦,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切地同情、关爱和慈悲吗?其实,给我们制造麻烦和痛苦的人,也是帮助我们修行积德的恩人,为我们提供了修习忍辱和慈悲的机会,我们实在应该感激才是。
作为一个真正的修行者,任何众生都是我们慈悲的对象,如果没有众生,我们

佛教故事大全菩萨经

就无法修行了。《华严经》说得好:“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花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众生以各种方式促使我们发起慈悲心,帮助我们发展迈向觉悟所必须的高贵品质。我们不能轻视任何一个众生,尤其是那

佛教故事肉身菩萨

些看起来很卑贱的众生,或许他们就是诸佛菩萨为激发我们的悲心而示现。所以,我们应该始终对一切众生心怀感恩。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6/385230.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发慈悲心 迈向觉悟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发慈悲心 迈向觉悟;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81460.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