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化嗔怒为宽容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化嗔怒为宽容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化嗔怒为宽容
嗔怒是一种强烈的情绪反应,通常在自尊或我相受到威胁或损害时最容易出现。大部分的人在受到别人侮辱、冷落、毁谤和攻讦时,会即刻嗔怒,遇事挫折、失败或不如己意时也会嗔怒。嗔怒是一种攻击行为。它具有爆发性的紧张、心跳加快、情绪沖动,一时失去冷静思考和自我控制。所发出的攻击行为包括语言、姿态、表情和直接的暴力行动。
嗔怒的人有紧张的丑态,且好争好斗,所以很容易堕入阿修罗道。嗔怒者常因小事恼羞成怒,争执不休,以致干扰或破坏了平静的心情,造成生活上严重的苦恼。唐朝的拾德说:
“无嗔即是戒,心净即出家。”
无嗔确实是生活上很重要的格律,只有把嗔毒放下,才可能让自心净化,清醒地待人接物。有一位很负责的父亲,跟他的孩子解释功课上的难题之后,便心乎气和地安慰孩子说:“你不笨。”孩子便说:“我觉得我笨。”父子两人一个说“你不笨”,一个说“我笨”。最后,父亲勃然大怒地说,“你不笨!笨蛋!”
嗔怒确实使人失去冷静思考,不能自我控制。因此,禅家非常重视治嗔毒。古代有两位禅师,一个叫坦山,一个叫云升。坦山放浪不拘小节,烟酒不戒;云升为人庄重,不茍言笑。有一天,坦山正在喝酒,云升从坦山的房门经过。坦山便邀云升一起喝酒,被婉拒了。坦山说:
“连酒都不喝,真不像人!”
云升听后大怒反问说:
“你敢骂人?”
坦山疑惑地说:
“我并没有骂你!”
云升说:
“你说不会喝酒就不像人,这不是明明在骂我吗?”
这时坦山缓慢地说:
“你的确不像人。”
云升更生气地说:
“好!你骂我,我不像人像什么?你说!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6/387672.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化嗔怒为宽容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化嗔怒为宽容;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79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