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表象相同,实质不同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11-18 22:26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表象相同,实质不同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表象相同,实质不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表象相同,实质不同

表象相同,实质不同


有个禅师,养了一只猫,这个猫很

泰国佛教杀生故事

喜欢粘这

佛教感恩的真实故事

个禅师,时时跟着他,他打坐时猫常常会抓他,所以每当禅师打坐前

佛教智慧故事视频大全

就将猫赶出房间,后来禅师拜拜了,他的大弟子继位,为了保持“法脉”的传承,大弟子每天打坐前找到这个猫,然后把猫赶出去,其实这个猫根本就不喜欢新主人。不过,外人看起来,大弟子和师父的行为是一样的,也许他们的“传承”相同,但实际不一样,我们不能以外表看人,以外表看事,就像看到一个大人打小孩,若大家知道是父母打小孩,大家肯定知道是因爱而打,若是旁人打这个小孩,恐怕就不是爱心,行为相同,结果不同。
在我刚开始修行中,也常常会模仿师父骂人,有时看到同修做不好就骂他,不管任何场合,虽然对那个同修也许会有用,如果同修知道反省自己的话,知道在任何场合训练自己减少我执,他不会有意见,但是,对我自己并不好,因为助长自己的我执,我没有师父的力量,师父在骂弟子时,强大力量集中在这个弟子的身上,整个光罩住弟子,像一把文殊剑很快将弟子这个缺点砍掉,所以很多人被师父一骂,很快就入定。而我没有这个力量,我有的只是愤怒。后来我看到自己这个缺点,就不再骂人,要么随之而去,要么就告诉同修,“你这样做不对,应该怎样怎样才好”。
我们很喜欢批评别人的缺点,却很少知道别人的行为目的和意图,喜欢用自己的见识去衡量,这也是我执

佛教故事舍利子

。所以古今大德都说修行要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内在,减少自己的我执,那才是最重要的。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6/388137.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表象相同,实质不同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表象相同,实质不同;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7858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