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钱财乃五家所有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1-17 03:31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钱财乃五家所有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钱财乃五家所有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钱财乃五家所有

  过去。有一

佛教里正道的故事

位仁慈的国王。以平等心爱护人民。却不曾出宫巡视民间生

佛教算命的故事

活。有一回。宰相请示

英版佛教故事

国王:‘祈愿大王出宫。亲自到民间看看。’大王高兴地说:‘很好。我就出宫看看吧!’

  次日。国王出宫。看到国内很多富贵的长者。住的是深院豪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国王心里一方面欣慰于人民都能过着富足安乐的生活。另一方面也考虑到这些长者过多的财富。对于人民、国家都没有利益。于是。国王下了一道命令。请长者们公布家产。准备予以征收。作为扩充军备之用。

  当时。有一位拥有亿万家财的长者。入宫向国王公布自己只有‘私财三千万两’。国王听了。勃然大怒。正想追究长者欺君罔上之罪时。长者向国王解释着:‘我所积蓄的私财。不能贡献给国王;但是五家的财产。不是私财。可请国王全权处理。’长者的一番话引起了国王的好奇心。于是国王继续询问长者。何谓‘私财’?什么又是‘五家之财’?

  长者回答说:‘大王。我的心常乐念佛。口里常宣说佛陀的教理。更用行动来实践佛法。所以我将财产中的三千万两用作兴建佛寺、供养僧众。并帮助那些生活贫困的人们。乃至一切昆虫鸟兽。布施使我

蛇头和蛇尾 佛教故事

心中安乐寂静。而布施行善所得之福德。将生生世世跟随着我。这就是我的私财;其余的数亿家产。都是外在有形的五家之财。为什么呢?如果遇到水灾、火灾或遭盗贼洗劫时。别说钱财。可能连性命都保不住!而我现在虽有亿万家产。但等到往生之时。也只是空手而去。再多的钱财也带不走。更何况世事虚幻无常。未来这些家产会为子孙带来福或是祸?了不可知!我计算了一下。可以让国王、水灾、火灾、盗贼和子孙分取的钱财共有十亿。这些钱是祸乱的源头。让我时时心怀恐惧。不敢保有它;现在藉此因缘。希望国王把这些财宝收去扩充军备。正可免去我的担忧。’

  国王听了长者的一席话。心有所感。自忖:‘如果没有听闻佛法妙义、持守净戒。就如聋盲一般。我是一个只知有形财富。而不懂心中财富的穷人。这位长者才是真正有智慧的富人。他知道无常是人生的真理。世间没有一件事物是永远不变的。就像我的国土江山、财宝妻儿。终有一天也会离我而去。’有了这一番觉悟。国王开始供僧建寺、诵读佛经、持守戒律。以正义忠诚的臣子辅佐朝政。并将征收而来的财宝用来救济贫困的人民。因为护持三宝、仁民爱物的德政。不到三年。国泰民安。盗贼绝迹。百姓衣食无忧。快乐安康。

  典故摘自:《六度集经卷第一·布施度无极章第一(七)》

  省思:

  《四十二章经》中佛云:吾‘视金玉之宝。如瓦砾。’佛陀以大智慧告诉世人。执着这些身外之物。而不善于运用。只会徒增人的贪欲。钱财乃五家所有。汲汲营营地

佛教天地人物故事

追求。劳苦一生到头来终无所得。徒增三毒。沉沦受苦;长养无明。障蔽真心。

  龙树菩萨告诉世人:‘大慧之人。有心之士。乃能觉悟。知身如幻。财不可保。万物无常。唯福可恃。将人出苦。津通大道。’具有智慧的人。明了钱财乃五家共有。因为了知世间无常。因而舍悭贪、行布施。在累积善法福德中;行善却不着相。就是功德、就是般若智慧。这样无所执着的智慧。如人有眼目。在日光普照中。洞彻因缘万法的实相。心安住寂静无为的安乐中。迈向菩提解脱的大道。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30/299853.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钱财乃五家所有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钱财乃五家所有;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7658.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