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康熙-话说余杭——康熙皇帝径山题匾的传说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11-11 11:58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康熙-话说余杭——康熙皇帝径山题匾的传说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康熙-话说余杭——康熙皇帝径山题匾的传说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话说余杭——康熙皇帝径山题匾的传说

话说余杭——康熙皇帝径山题匾的传说
相传,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圣祖康熙皇帝第五次

佛教故事图片文字

南巡,游幸径山。
康熙南巡,每到一个名寺大刹,都要留点文墨,题个新的匾额以显示皇恩。径山曾为五山十刹之首,又是浙江临济宗惟一的祖庭,自然在他考虑题匾的范围之内。
茶宴上,茶室中那些满含禅意的书画挂轴,引起了康熙的注意。当他看到桌上摆有现成纸笔,就说道:“我来题几个字。”但他一拿起笔来

佛教故事贼入空室

就碰上了“笔头呆”,自问:灵隐寺已题名云林禅寺,这径山寺就题“杏林禅寺”吧!何况,径山寺、灵隐寺同为“五山”,可说是阿哥兄弟,一个杏林禅寺、一个云林禅寺,这不是很好吗?于是,他大笔一挥,龙飞凤舞写就了个“杏”字。刚要书写“林”字时,他猛想到“杏林”是对医界的称呼,人们常用“杏林春暖”、

佛教歌曲楞严一笑故事

“誉满杏林”等来称颂医家医术高明。这“杏林”一题,不是闹出张冠李戴的笑话吗?他立即将要写的“林”字改写为“云”字。再一看,“杏云”两字也不妥当,至少是没有多大意义。想了一会,在“杏”当中添了一横,成了个“杳”字。但又一想,杳有远得不见踪影之意,“杳云”更是见不到的踪影了,大有

偷鱼杀人的佛教故事

骑虎难下之感。这时,他想到李白《寻山僧不遇作》、“香云遍山地,花甬从天来”句。香云,像云一样的檀香烟雾;花雨,天花像雨似地纷纷坠落。何况,香云又有指女子的鬓发,古诗有“越溪女郎十五六,翠绾香云双凤凰”之句。想到这里,圣祖意识到:无论从何角度来理解,选择“香云”两字是再适合不过了。于是,在“杳”字头上添了一撇,成了个“香”字。接着,在“香云”后,又写了“禅寺”,他看了又看,才满意地放下笔,走开了。
老和尚过来看看,“径山寺”怎么写成“香云禅寺”呢?话已到了嘴边,忙来个紧急刹车。吐吐舌头,自忖:好险呀好险,这句话轻易出口,皇帝怪起来那还了得,险些自讨没趣。原来按照传统习惯是每个皇帝的赐额或者题匾,都要重新命名。如法钦禅师来径山庵,初名径山寺,唐代宗敕建此寺,赐额径山寺;唐僖崇赐额为乾符镇国院;宋真宗赐额承天禅院;宋徽宗游幸径山,亲笔题书能仁禅寺;宋孝宗游幸径山,亲笔御书径山兴圣万寿禅寺;今日,清圣祖南巡,亲书御笔“香云禅寺”是情理中事。然而,径山虽经历三次赐额,三次御书,六次改称寺名,不过,在人们心目中,万变不离其宗,还是叫径山寺。
寺里的老和尚得了这幅墨宝,忙请名匠雕刻在木板上,边上镌有二龙戏珠。以墨色垫底,上漆金字、金边、悬挂在寺门上方。皇帝亲笔题匾,自然威仪天下,显赫一时。
(节选自《径山》)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6/391245.html

以上是关于康熙-话说余杭——康熙皇帝径山题匾的传说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康熙-话说余杭——康熙皇帝径山题匾的传说;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75580.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