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寺-香山北法海寺传说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法海寺-香山北法海寺传说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香山北法海寺传说
香山北法海寺传说
在北法海寺内,紧靠山边有一块巨大的摩崖刻石,上边题写着“弘教禅林”四个雄浑苍劲的大字,旁边还有“下下人为上上人”一行小字,下边署有“一庵”的题名。这个“一庵”是什么人?这块刻石是哪朝哪代的题字?当地还有一段传说。
相传这座古庙,在明朝叫弘教寺。住持和尚是当时的一位大书法家,他手下有大小和尚一百多名。其中有一个长满癞头疮的小和尚,个头不高,身薄力单,长相又不好,人人都看不起他。庙里的上等差事,自然没有他的份;师父派给他的活儿,不是清堂扫院,就是烧火做饭。别看他平时少言寡语,可他是一个很有心计的人。每天干完杂活,就端着一盆刷锅水,用一把炊帚,在大石头上练习写字。模仿住持和尚的书法,不管白天黑夜,天冷天热,一练就是十几年。
住持和尚发现了这个不平常的小和尚,感到很奇怪。有一天晚上,老和尚见他又趁着月亮在练习书法,就走到他跟前,问他:“小弟子,你如此苦苦用功,何苦来呢?”癞头小和尚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回答说:“苦心人便是有心人,有心人便是做事人,做事人便是有名人,有名人便是上等人”。老和尚听他说了一连串的偈语,寓理深刻,出口不凡,不由得吃了一惊,从此就对他另眼相看了。有时候给他讲解书法,帮他练习写字;有时候跟他谈禅悟理,传授佛经。这个小和尚聪明伶俐,长进也很快。
有一年春天,明朝正德皇帝到西山出游,来到弘教寺,见这里山清水秀,风景优雅,只是山门太破旧,禅堂失修,就感叹地说了名:“山川空秀丽,古刹一身尘”。皇上随口说,太监有心听,随从出游的太监晏忠,赶紧凑上来说:“我主万岁!敕修一座浮屠,胜救百万性灵。”皇上听了,慈心大发,当下传旨:重修弘教寺,即三个月内完工。
俗话说:皇上吹口哨,下边唱台戏。一时间,万安山忙碌起来了,瓦匠木匠成群结伙,砖瓦木料堆满山场。三个月过后,弘教寺装修一新。大太监晏忠心想:庙无匾联难生色,山无刻石不出名。他就请住持和尚题写匾联。让住持和尚写几个字,那是手到擒来,不只题写了门楹对联,就是山洞石壁上都写满了儒家格言和咏道诗。等轮到在半山腰里的大石头上写“弘教禅林”四个大字时,年老的住持和尚突然心力衰竭,墨洒笔落,不能挥笔了。在场的人都慌了手脚,有人掐他的“人中”,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6/391374.html
以上是关于法海寺-香山北法海寺传说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法海寺-香山北法海寺传说;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75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