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地宫-法门寺地宫文物三次遇险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法门寺地宫-法门寺地宫文物三次遇险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法门寺地宫文物三次遇险
法门寺地宫文物三次遇险
□ 吕松柏 《龙门阵》 2005年第10期
位于西安市西120多公里的扶风县,有一座举世闻名的法门寺,它建于东汉桓灵之世,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公元240年,西域沙门僧释利房等一行18人,捧持盛装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19个宝匣“东渐中国”,送到京都洛阳,汉帝遂命将19个佛骨舍利宝匣分送各地并建寺修塔,供奉瞻仰,坐落在关中平原上的法门寺就是其中之一。
1300多年前,唐王朝的六位皇帝,曾以“穷天宫之焕彩,极人间之华丽”的盛大规模,六次迎佛骨入宫供养,从法门寺到京都长安,一路“彩棚夹道,念佛之音震地,士女云合,威仪盛饰,古无其比”。六位皇帝六迎佛骨,为的是“圣寿万春,圣枝万叶,八荒来报,四海无波”,为的是“岁谷稔而兵戈息”。为表示虔诚,帝王们每次迎佛骨都尽其珍稀珠宝,供养于佛,藏于塔下地宫,以企佛之庇佑,因此法门寺地宫内堆满了许多珍宝。然而,“沙门不能擐甲胄,寺塔不足禳饥馑”,韩愈因此上书奏《谏佛骨表》,惹得龙颜大怒,遭贬潮州。更可悲的是,唐懿宗最后一次迎佛骨,迎来的不是“圣寿万春”,而是还未等将佛骨送还法门寺,便“崩于咸宁殿”了。
迎佛骨既不能遂帝王心愿,一些皇帝便要灭佛。唐武宗下令毁寺逐僧,法门寺自然在劫难逃。武宗还派人要砸毁佛骨,派去毁骨的人心存佛法,便找了些别的什么骨碰碎拿去搪塞皇帝,皇帝也不辨真假,此事才告一段落,真身佛骨因此得以幸免,保存了下来,从此,法门寺地宫封闭,历经1000多年未见天日。武宗灭佛,是法门寺地宫珍藏的稀世魂宝第一次险遭劫难。
法门寺第二次险遭劫难发生在1939年。“七七”事变后,沦陷区难民大批涌入陕西,加上当时陕西大旱,赤地千里,灾民啼饥号寒,纷纷弃家逃荒。此前,华北慈善会会长朱子桥将军,率华北慈善会来陕赈灾,看到法门塔偏离重心,向西南倾斜,已下陷17层砖,遂起重修宝塔“护国息灾”之念,经过三年筹措准备,于1939年3月开工,招募灾民以工代赈修塔。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了地宫通道,民工要打开顶盖,想进去看个究竟,朱子桥将军闻讯赶来,阻止了民工,只命几位心腹部下秉烛探察,发现了地宫千年珍宝。朱子桥严令他们盖紧石门,严守秘密,原样封好,并对部下说,目前正是国难当头,地宫的藏宝秘密一旦泄露,必招来祸灾。若落入强盗之手,我们可就成了千古罪人,愧对佛祖,愧对祖先。他授意地宫看宝的几个心腹,对外人放风说地宫石门口有四条丈余长的大青蟒蛇,口吐尺把长的信子,瞪着铜铃大眼,煞是凶恶,谁若上前,必定命丧蟒蛇之口。事情越传越神,越传越恐怖,人们听了,都不敢再作冒犯,地宫珍宝再一次躲过了灾难。
地宫珍宝第三次遇险发生在1966年。这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6/391762.html
以上是关于法门寺地宫-法门寺地宫文物三次遇险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法门寺地宫-法门寺地宫文物三次遇险;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75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