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兴邦卫国的七不衰法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释迦牟尼-兴邦卫国的七不衰法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兴邦卫国的七不衰法
阿含经故事集(四)
兴邦卫国的七不衰法
庄春江
二千五百多年前,位于印度恒河下游南岸,有一个大国,称为“摩竭陀”国。在佛陀晚年时,摩竭陀国的国王,名叫“阿阇世”,正与北方邻族的跋耆人交恶,常常对他的幕僚表示,跋耆国人仗其人口众多,国势日强,对我越来越不顺从,威胁愈来愈大,我应当找个机会,把他们彻底消灭掉。
佛陀入灭的前一年,有一次来到了摩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地区游化,住在王舍城城郊的灵鹫山中。阿阇世王听说佛陀住在不远的灵鹫山中,便派遣他的亲信,一位名叫“禹舍”的大臣,就攻打跋耆国的事,去征询佛陀的意见,因为阿阇世王知道,佛陀是不会妄语,说话实实在在的人,一定会据实以告。
大臣禹舍衔命来见佛陀,备了最好的车,以及五百位随从,隆重地乘车来到了灵鹫山。待车行至路的尽头,大臣禹舍下车步行至佛陀的休息处,晋见佛陀。一番问讯行礼后,大臣禹舍先代阿阇世王向佛陀请安问候,然后便说明了来意。佛陀知道了他的来意,就告诉大臣禹舍说:“过去,我曾经到过跋耆国游化,为他们说过‘七不衰法’,如果跋耆国人信受奉行了‘七不衰法’而不违犯,那么跋耆国一定会胜。”
于是,佛陀回头问执扇随侍在后的尊者阿难,在一问一答中,尊者阿难一一证实了跋耆国人实践了下列七种“不衰法”:一、经常聚集开会。二、在会议中上下一心地共同处理大众事务。三、遵循既有的制度,不轻易更改。四、不侵犯妇女。五、尊崇照顾老人,借重耆老的经验。六、勤于维护既有的寺庙。七、都能拥护供养阿罗汉圣者。因此,佛陀告诉大臣禹舍说,能经常集会的,必兴不衰;能团结议事的,必兴不衰;能坚持制度的,必兴不衰;能有不侵犯妇女风气的,必兴不衰;能借重耆老经验的,必兴不衰;能重视宗教信仰的,必兴不衰;能护持阿罗汉圣者的,必兴不衰。
听了佛陀这样的回答,大臣禹舍感叹地说:“唉,瞿昙!光是一种不衰法,就可以预测跋耆人兴盛不败了,更何况有七种呢!唉,瞿昙!摩竭陀王在战争与外交的手段以外,如果不用分化离间的手段,是不可能征服跋耆人的。我得走了,唉,瞿昙!我事多繁忙,得赶回去禀报。”
按语:
一、本则故事取材自《中阿含第一四二雨势经》,《长阿含第二游行经》、《增一阿含四0品第二经》、《长部第一六大般涅槃经》、《增支部七集第二0经》。
二、佛陀时代的印度,可说是群国林立,光在恒河流域,就有超过十六个国家。佛陀四十五年的游化,最常停留的国家,就是恒河下游东南岸的摩竭陀国,以及中下游北岸的憍萨罗国,其中,又以摩竭陀国的国势为盛。相对之下,跋耆族国的版图就小多了,其位于恒河北岸,正好紧邻摩竭陀国。当时,跋耆族另与离车、毗提诃等诸族组成了共和国。跋耆族是东方民族,与西方的雅利安人不同,受雅利安文化影响不深。跋耆,义译为金刚,依《杂阿含第一二五二经》,释尊曾赞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6/391843.html
以上是关于释迦牟尼-兴邦卫国的七不衰法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释迦牟尼-兴邦卫国的七不衰法;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74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