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活大殿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11-09 12:3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活大殿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活大殿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活大殿

说起普陀山普济寺的大圆通殿,岛上的人们大都会说:不得了哦,那可是一座活大殿啊。如果你去过大圆通殿,就会知道大圆通殿虽说不小,可如果有五六百人同时上殿的话,殿里也就站得满满当当了。但是,有时如果要做个佛事啊,打个千僧斋呀,上千的法师在殿里绕佛,大殿也不会觉得怎么拥挤,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说起事情的原委,倒引出一段广为流传的传说来。
曾经有个县官,平时鱼肉百姓,作威作福,老百姓都十分痛恨他。有一天他闲着没事,暗想自己平时好事没做,坏事做绝,一生也没做过一点点有功德的事,那百年之后岂不是……,他越想越怕,便生起了要去普陀山烧香拜菩萨的念头来。他的夫人知道了县太爷的想法,便自告奋勇地说:常言说百年夫妻,同命相连。你我万事都是荣辱与共,我代老爷去,和老爷亲自去是一样的。这位县太爷本来就是一个怕老婆的人,平时也都是妇唱夫随。了解他的老百姓

佛教的历史小故事

常说:老爷当官,老婆掌权。
就这样,这位夫人坐轿乘船,风尘仆仆地来到了普陀山。朝山的香客,寺里的和尚一看到这位县太爷夫人,能躲的早就躲了,来不及躲的也是敷衍了事,不多说一句话,生怕惹出事来。
这样一来,无论这位县太爷夫人走到哪里,都是冷冷清清的,根本就没有了平常的热闹场面。一天走下来讨了个大没趣。灰溜溜地回到家就向县太爷撒起波来,说寺里的和尚怎么给她气受,朝山的香客如何给她刁难,总之是添油加

佛教故事生日感恩

醋外加颠倒黑白,县太爷听了说:这还了得,明天我就给他们点厉害看看。
第二天,这位县太爷果然带着家丁来到了普陀山。他这次来,实际上是抱着刁难方丈的目的来的,所以拜完菩萨并不算完,而是口口声声地说要打“千僧斋”。大家都知道所谓千僧斋,并不是人数一定要一千人

佛教经典故事放下伤害

,而是泛指广施供养的意思。所以“千僧斋”从来都是随缘施舍,对于人数多少并没有特殊的要求。可他因为昨天的事怨字当头,所以对赶斋的人数也要讲讲条件,说我打的是千僧斋,一定要有一千个和尚进殿绕佛才行。
方丈虽然知道他居心不良,想借这种方法兴师问罪找麻烦。可他只说施千僧斋,也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啊,思来想去,眼下也只能把普济寺施千僧斋的消息挂出去了。
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要打千僧斋牌

经典的佛教故事解释其意义

子挂出去不久,前来赶斋的和尚就已经人山人海,足足有一千有余。绕佛的时候,这些和尚都双手合十,口颂菩萨圣号,前前后后地在大圆通殿里的供桌、拜凳、香炉、法鼓、殿柱之间穿来绕去,这座平常有五百来个和尚绕佛就显得拥挤不堪的大殿今天还真奇怪,一千多个和尚一齐绕佛,竟还觉得十分宽敞。更有趣的是这些和尚绕起佛来不紧不慢,鱼贯而行,既擦不着各自的肩膀,脚后跟也不会相互踩着一点儿。
本来要看笑话的县太爷自然是哑口无言,施完斋后就灰溜溜的带着家丁回去了。回府以后暗想刚刚发生的事情真是不可思议,对自己以前所作的那些坏事就更害怕了。据说这位县太爷从此真的就一心向佛,改恶从善了。
放下县太爷不说,单说方丈看到这种情景,知道这是菩萨慈悲,佛力感应的缘故,随口说道:“这真是菩萨感应,佛力无边啊,大圆通殿可变成活大殿了。”旁边的香客听了都赞同地说:“是啊,是啊,这可真是活大殿啊!”
从这以后,普济寺的大圆通殿是“活大殿”的说法也就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
如今论起活大殿的传说究竟哪朝哪代的事,实在是无从考证了。可如今面对着游人如织、香客云集的大圆通殿,“百人共入不觉宽,千人齐登不觉挤”的奇异景象倒是天天仍然可以看到。或许这直到今天依然神奇的“活大殿”,又让不知多少人因此而翻然悔悟,一心向善了呢。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6/391948.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活大殿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活大殿;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7488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