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三种境界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11-07 23:5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三种境界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三种境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三种境界

翰林学士苏东坡,因与照觉禅师论道,谈及“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的话后,忽有省悟,因而作“未参禅前”,“参禅时”,“参禅悟道后”三偈,表明心得。未参禅前的境界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皆各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到了参禅时,其心得是: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中国佛教故事在线听


及至归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及至参禅悟道以后,其心境是: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苏东坡自此禅悟后,对佛法自视更高,闻荆南玉泉寺承皓禅师禅门高峻,机锋难触,心中甚为不服,因此微服求见,想要试一试承皓禅师的禅功如何?才初见面,苏东坡说:“闻禅师禅悟功高,请问禅悟是什么?”
承皓禅师不答反问道;“请问尊官贵姓?”
苏东坡道:“姓秤,乃称天下长老有多重的秤!”
承皓禅师大喝一声,说道:“请问这一喝有多少重?”
苏东坡无以为对,遂礼拜而退。
苏东坡参禅三个层次,正如青原行思禅师说的参禅三个阶段。他说:“参禅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参禅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参禅后,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禅者经此三关,虽能开悟,但并非修证,悟是解。修属证,故禅者由悟起修,由修而证。如无修证者若遇承皓禅师此等禅宗大匠,对你大喝一声时,即瞠目结舌哑口无言了。
很喜欢其中的一句佛家偈语:“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禅是要靠自己领悟的,禅的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以心传心”。每

佛教灵魂故事

个人对禅的看法可能不一样。有人说,禅是一种智慧,有人说,禅是一种人生态度,有人说

佛教里的故事夫人

,禅是一种哲学,还有人说,禅其实什么都不是,禅关注是人心。世界缤纷杂乱,往往容易只看到表象。如看山、看水,只看山、水本身,山当然是山,水当然是水;但如果从山、水对人的心灵的影响来看山、水,其实山、水没什么区别,山也不是山,水也不是水。如果心灵不再被任

佛教故事一片善心

何外部事物所影响了,到达了“如如不动”的境界,此时再去看山、水,山也只是山,水也只是水,不再执迷于是山还是水。
(摘自《曹溪水》)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6/392403.html

以上是关于三种境界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三种境界;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74438.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