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谨守遗命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谨守遗命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谨守遗命
谨守遗命
莲池大师
宋怀志,金华人。幼业讲,因一禅者激发,弃讲参方。晚至洞山,得法于真净文禅师。久之辞去,真净嘱曰:“子禅虽逸格,但缘不胜耳。”志拜受命。
至袁州,州人请住持扬岐,制肘而去。游湘上,潭牧请住上封,北禅,皆不受。庵于衡岳二十余年,有偈曰:
万机休罢付痴憨,踪迹时容野鹿参;
不脱麻衣拳作枕,几生梦在绿萝庵。
晚投龙安,龙安处之最乐堂,遂终老焉。
赞曰:“显达,人之所欲,遵遗命而力拒诸请,可不谓难乎?今人嗜名利,弃礼义,不请而往者纷如矣!尚何忆乎师命?”
佛教大德坚强意志的故事
译文:
宋朝南岳石头庵怀志禅师,金华人,年青时学讲经。由于一位参禅者的激发,放弃讲经,四方参禅,后来到了洞山道场(曹洞宗道场,渊于洞山良价祖师),得真净文(隆兴府宝峰克文云庵真净禅师)禅师的开示而悟道,跟随真净文禅师很久。有一天,他要离开文禅师的时候,文禅师告诉他:“你的禅学虽然高超脱俗,大有悟地,但是你度众的因缘不好,勉强化度只是引致毁谤,反而造业。”志禅师领命拜别,牢记在心。
到了袁州,州里的人请他住持扬岐寺,因受人阻碍而作罢。后来游历湖南湘江一带,潭州牧请师住持上封寺或北禅寺,大师都拒绝了。就住在衡山的一个茅棚二十多年。
佛教小故事对得起良心
有一首偈子道:
万事看破,万缘放下,我与世无争,装成一付痴呆憨直的样子;我遨游在山林中,偶而和野鹿一起玩,麻衣也不脱,拿拳头当枕头,曲肱而睡觉,无量劫来沦于生死的我,有几生几世像今天一样,在苍郁山林中的茅棚渡过呢?”
大师晚年参拜龙安照禅师,照禅师安排他住在寺里的“安乐宫”,大师就住在那里,一直到圆寂。
赞道:人人都爱出名啊,能遵守师父的遗命,拒绝各方
傣族佛教医药故事
面的聘请的,实在难找啊!现代的人追名求利,抛弃礼义而不顾,人家不迎请,自己跑去的很多啊,那里还记得师父的训示呢?
佛教淡泊名利故事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6/392842.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谨守遗命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谨守遗命;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74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