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禅典小品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11-04 15:18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禅典小品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禅典小品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禅典小品


翠微和尚曾在恩师雪峰的禅院裏任首座。有一天,正好是结夏安居的终日,他对众僧说:「安居期九十天裏,我都在给兄弟们说法。我很担心说得过多会蒙受我佛之罚,落得个眉髮脱落的下场。请你们帮我看一下我还有没有眉毛。」
传说有一位和尚说错了

小路佛教故事大全

法,受佛灵之罚,眉毛全部掉净了。
同门的保福和尚道:「作贼才心虚。」
长庆道:「不仅没掉,还越长越密了。」
云门最后道:「关」
(《碧岩录》)
【品评】关指整体的功用。一声之下连自己都忘却了,就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化境。
解打鼓
禾山和尚有一句名言:「习学则闻,绝学为邻,透贯闻邻,则为真过。」僧肇大师的《宝藏论》中也说:「学道

佛教抱怨故事

有三:一为真,二为邻,三为闻。研习学问为闻,学尽了学问即接近真道,两者具备则为真。真过指的就是真正的化境。」
有一位僧人问道:「什麽是真过?」
禾山说:「我会击鼓。」
僧人又问:「出家的真理是什麽?」
禾山仍然回答:「我懂得击鼓。」
僧人接着问:「我不问你即心即佛是什麽意思,我只问你非心非佛指什麽?」
禾山仍然答道:「我善于击鼓。」
僧人穷追不捨:「如果遇到境界显达的真人,你如何教示他?」
禾山大智若愚,答案依旧是:「我的鼓打得很不错。」
(《碧岩录》)
【品评】在此,「解大鼓」的「解」不是理解的「解」,而是情态动词「会」之意。禾山和尚不愧是一位听到击鼓之声而悟道的高人。
如何对待三种病人
玄沙和尚垂示众僧道:「每一位大师都要求我们去普渡众生。如果偶尔遇到下面三种

佛教人吃素的故事

病残人,又怎麽济度他们呢?失明的人,失聪的人,还有失声的人。要知道在瞎子面前举起禅杖或抖动拂子,他们都瞧不见;聋子听不见你讲经阐理的妙声;而对于哑巴,你要他开口则是万万不能。碰到这三等众生,该如何是好?如果不能普济这种身残之人,佛法又哪谈得上有神光灵验呢?」
有一位僧人听过玄沙这番话后,便跑去问与玄沙同门的云门和尚。
云门和尚叫道:「速速作揖!」僧人忙作揖而立。
云门手持禅杖而立。僧人往后一退。
云门说:「你不是瞎子嘛!」又道:「走过来一点。」
僧人趋步近前。
云门说:「你没有耳背嘛!」随即又问僧人:「你懂了吗?」
僧人答道:「不懂!」
云门说:「你也不是哑巴。」
僧人至此才有所省悟。
(《碧岩录》)
【品评】禅济度众生自有禅的高招,那就是点燃心头的明灯。每个人的心头都有一盏灯,既能照亮自己,又能光照别人。这盏永恒的灯能弥补耳聋、目盲,口哑等各种

净海莲心在佛教中的故事

缺陷,领你进入人生的三昧境界。
(作者:熊述隆.中国)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6/393937.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禅典小品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禅典小品;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72937.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