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为什么出家人不能礼敬白衣(俗人)?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出家」为什么出家人不能礼敬白衣(俗人)?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为什么出家人不能礼敬白衣(俗人)?
为什么出家人不可以礼敬、供养和宴请白衣(俗人)呢?这绝非是出自于自己有什么特权或等级制度。或者是为了要凸显自己出家人的身份。因为以出家师父的智慧和慈悲。是决不至于如此造作的。
其真正原因是因为出家的功德之大超出了想象。大家可能不知道。出家人的福德和功德远远大于在家人。故在家人礼敬供养出家人。不仅仅是广种福田。还能够修福积德;反之。不管出于什么想法。让出家人去礼敬白衣。则会折损在家人的福寿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可能都会很在意
来看看下面两个出家人的故事:
故事一
黄檗禅师五十岁那年。有一次在行脚参访的途中。从故乡路过时。见到了日夜思念的老母亲。
望着白发稀疏、满脸沧桑的慈母。摸索着为僧人烧水、做饭、洗脚。禅师的热泪夺眶而出。
但毕竟是开悟的一代高僧。没有哭着扑进母亲的怀里。而是静静地接受了母亲的供养。他知道。这是让母亲修福得度的上上策。
于是。黄檗禅师一边让母亲洗脚。一边对母亲说法。述说佛陀出家修行的经历。希望母亲能因此闻到佛法。得到安心。禅师为了不让母亲动情。只将右脚给母亲洗。却不把左脚给母亲洗。
黄檗禅师接连二次返家。虽然觉得难舍难离。但还是忍痛起程云游行脚。继续参访。邻居们忍不住告诉他的母亲说:刚才那个向你讲释迦出家故事的人。就是你经常盼望的儿子啊。
母亲听后说:“难怪声音好像我儿!”说后就急忙追出去。一直追到大河边。不巧。这时黄檗禅师已经上船。船也开动了。母亲不顾一切地跳到河里。不幸被淹死了。
黄檗禅师站在对岸。目睹母亲落水溺死的情形。不禁悲从中来。恸哭着说道:“一子出家。九族升天;若不升天。诸佛妄言。”
黄檗禅师即刻乘船返回。为母亲殡葬。并说一偈曰:
“我母多年迷自心。如今华开菩提林。
当来三会若相值。归命大悲观世音。”
就在黄檗禅师说偈的时候。乡人都看见他的母亲在火焰中升空而去。
赞叹黄檗禅师的大孝大义。却也悲悯一切如母有情的执迷。祈愿众生皆能舍弃有为法
故事二
在《四分律》中有记载:
宾头卢尊者出家前是一个国家的大臣。出家后证得阿罗汉果位。他的顶头上司——该国国王优填王每次到宾头卢尊者修行的寺院参礼。宾头卢尊者都只是坐着。没有起来迎接国王。有一次。陪同国王前去的诸位臣子看不惯。在回程的路上挑拨国王说:“宾头卢这样对待国王。实在是不礼貌、不尊敬。”说了一堆坏话。国王被激怒了。打算下次来寺时。如果宾头卢再不起身迎接。就杀了他。后来。当国王再去寺时。一到大门口。就看见宾头卢尊者走上前来迎接。一共走了七步。国王生气地说:“以前本王来的时候。你动也不动;今天为什么却下座来迎接呢?”
宾头卢尊者平静地说:“国王以前来。都是带着善心来。所以我不必起座迎接。可今天却不同。国王是带着恶心来。如果我不起来迎接国王。恐怕会被国王杀害的。”
优填国王听后。大吃一惊。稍后叹了一口气说:
“善哉!弟子实在愚痴。不应该相信别人乱说。分不清凡夫与圣者。差点造成过错。”
宾头卢尊者说:“国王!请你发露忏悔。可以避免堕入地狱受苦。但已经无法避免的是。由于我起来走了七步。你的福德受到了折损。七日后国王必将失去王位。遭受到十多年的痛苦。”
果然。七天后。邻国率兵来攻打。优填国王被打败活捉。戴上锁链被囚禁十二年。
从这两个故事中。我们是否得到了启发或启示呢?
对于没有信仰的俗人自不必说。即使一些修行多年的在家信士、居士。有时候到了道院或者寺院时。也会很在意师父、法师是否对他好?是否出来迎接了自己?有没有热忱招待?为何不宴请他?
更有甚者。如果师父有一次表现的不热情的话。就决定以后就不再搭理了。仿佛自己很重要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32/315389.html
以上是关于「出家」为什么出家人不能礼敬白衣(俗人)?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出家」为什么出家人不能礼敬白衣(俗人)?;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6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