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渔家少年矢志出家推父落水逼母改嫁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1-11 03:57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渔家少年矢志出家推父落水逼母改嫁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渔家少年矢志出家推父落水逼母改嫁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渔家少年矢志出家推父落水逼母改嫁

  世俗的孝道。虽有导人向善的增上力量。但当这一行为的形式愈发被看重以后。也会逐渐形成重形式、轻实质的教条理解。禅门超迈夺俗的出离修为。当然要从偏俗的情执或形式中解放出来。宋代禅门便曾发生这样一桩惊世骇俗的公案。

  宋代有一个渔民家庭。世代以捕鱼为业。十分贫寒。全家以渔船为家产。渔夫有一妻一子。生活在船上。船至何方。家到何方。渔夫的儿子宿具善根。受邻人影响。暗自信佛。其父母并不理解。小儿每每将所捕活鱼放生。父母发现则每每痛加斥责。

  岁月如梭。小儿很快长成少年。因宿具善根。对于佛法的虔信愈加迫切。父母捕鱼为业的生计和对其信仰的反对。使他倍感苦恼。在俗甚难修行。出家修行的志愿一直深藏在心底。但以当时的世道民风。渔人生活的现况使他难以获得修行佛法的自在。终有一天。他向父亲提出了出家修行的请求。自然遭遇强烈反对。水上的交谈使少年越来越绝望。他用猛厉的方式为自己争求出路。父亲仍旧全力反对其出家。少年痛念生死无常。命光有限。相互

佛教卖豆腐的故事

牵缠。不如求一解脱。在一再哀求仍遭拒绝之后。为了求得生命的自由。他推开父亲。打算夺路出行。未曾想。父亲不慎落水。抢救之下。全无结果。愤愤离世。返回家中。于母亲谈及所愿和父亲不慎落水之事。其母痛心欲绝。少

佛教智慧故事燃灯古佛

年并未因此而放弃出离志愿。他劝慈母改嫁。以寻求新的生活。并很快料理完家中一切后事。匆忙前往深山古寺。迫切地寻求心灵解脱。

  寺院收留了他。虽然修行的生活是他一

荷花与佛教的故事

直所追求的。但寻求这种生活的代价使他日夜遭受良心和伦理的双重煎熬。他不分昼夜地痛念:“推父落水。逼母改嫁。该当何罪?”俗情之懊恼。失亲之悲痛。使他不分日夜、分分秒秒地口念心思这三句话。在参禅清修的生活中。这三句话代

佛教因果杀生故事视频

替了他的一切思维。悲切懊恼。生死磨砺。念念相续。如口头禅。而又比任何口头禅都更为真切。三十年间未曾间断一刹那。这口头禅成为他生命中贯穿一切的真话头。如此行持。三十年此话头不变。忽然有一日。桶底脱落。心光毕露。其身与心。极得自在。以般若力。忆念父母。现在其前。为其说法。当下得度。三十年痛触心扉。以智慧力。瞬间得度。世出世间。大孝阜成。度父母已毕。即语世人:“所做已办。已悟佛心。”僧俗两众皆为其孝思所感。闻说度脱父母之身心。皆感佩涕零。大师复告世人曰:“吾今已预知时至。各人为道珍重。某向大众告假。”众一再挽留。大师云:“吾不来世间矣!”言毕坐逝。

  在五浊世间。大师决志修道。以勇猛心完成所愿。

扫心除垢佛教故事视频

当知五浊众生浊见难调。诸修道人当逆顺一如。于生死世间。诸未度者中。使孝道良知、亲情道念一一得度!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32/318638.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渔家少年矢志出家推父落水逼母改嫁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渔家少年矢志出家推父落水逼母改嫁;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645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