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持着感恩的心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释迦牟尼」持着感恩的心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持着感恩的心
佛陀在舍卫国时。当地有一位很有才华的年轻人。年纪才二十出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甚至连医学也很精深。但是。学得愈多他愈觉得不足。因此并不快乐。他发愿要把天下各种技艺都学会。
这位年轻人就到处去拜师参学。他什么都学。从穿衣开始学。乃至成为一位很好的裁缝师;饮食方面。他也成为很好的厨师。还有其他的技艺。别人不会的他也都会了。但是他仍然不知足、不快乐。
于是他又立志
他看到有人在做弓箭。虽然看来很简单。但制作的人手艺非常精巧优美。三两下就能把它弯成一把弓。而且每一支成品的尺寸大小都一样。他看了觉得这样的手艺自己也应该学会。有朝一日若有人来侵犯。自己也好有个防备。
他很用心地学。没多久不但学得很精巧。而且手艺与师
接着他看到有人在雕刻。一块木材可以雕上栩栩如生的龙凤。他觉得这也是很好的手艺。于是又潜心学习。过了一段时日。他已学会一手雕刻的好手艺。
学成之后他又离开了。半路上看到有人在造船。他觉得自己陆上的谋生技能。大都已经学会了。因此。他又拜师学造船。过了一段时间。造船的技术也学会了。前前后后总共游历了十六个国家。饱学了各项技艺。
回到舍卫国后。他生起贡高我慢之心。自认天下的百工技艺他已无所不能。所以他就贴出告示邀人来比赛。想藉此展现专长。
佛陀知道了就来到这位年轻人的住处。年轻人远远看到佛陀和几位弟子到来。心里觉得很奇怪。因为他看过各式各样的人。连国王也见过了。可是从来不曾见过如此庄严法相的人。尤其是服装和圆顶的样子。心想:这到底是怎样的人呢?
他很好奇地走向佛陀。看到佛陀的庄严法相。内心很自然就被摄住了。不由自主地合掌走向佛陀并问:
「请问您从何处来?不知您是什么身分?从事何种行业?」
佛陀回答:「普天之下。靠竹林的地方。弓箭业自然兴盛;靠林区的地方。雕刻业繁荣;近海之地。则造船业兴旺。而我所从事的是。调心、调身的工艺。」
年轻人听了更觉得稀奇。天文地理、琴棋书画。他样样都会。却不曾听过有什么调心、调身的工艺!要从何调起呢?他请问佛陀:「调心、调身有几种方法呢?」
佛陀说:「比
年轻人听了。不知道五戒十善是什么?四谛六度又是什么?何谓四禅三解脱?他样样很好奇。
佛陀就很慈祥地说:「天下的米不是一个人吃得完的。天下的事也不是一个人做得完的。一定要互相帮助。时时抱着感恩、回馈众生之心;若能时时感恩众生、感恩父母、感恩天地。你的心自然能够具足五戒十善。然后深入四谛的道理。力行菩萨六度。广结善缘。发挥佛菩萨大慈大悲的心。利益众生。」
年轻人听了。心境豁然明朗清净。那种境界真美。于是向佛陀请求皈依、出家。
这位弟子很精进。没多久就证得阿罗汉果。
佛陀说道。天下的事不是一个人做得完的。世间的米也不是一个人吃得完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有感恩的心。感恩天地万物。若能如此。每一个人的心时时都是好心。时时都是欢喜心。面对外境的一切都变化。都能进退得宜。而想有美好的人生。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33/332889.html
以上是关于「释迦牟尼」持着感恩的心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释迦牟尼」持着感恩的心;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6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