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道场在哪里?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1-06 04:11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道场在哪里?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道场在哪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道场在哪里?

  佛在经上。有一次告诉光严童子。叫他去亲近维摩居士。维摩居士生病了。维摩居士为什么会生病?他跟我们一般人生病不一样。我们生病是打妄想生的。他生病是智慧生的。不一样。智慧生的是什么?叫示现。因为不生病。平常没有人来看他。这一生病。就好多人来看他。来看他怎么?看他。他就机会教育。教人开悟。所以他那个生病是智慧生的。我们生病是从烦恼生的、从妄想生的。那个病很苦。没救;他生病。智慧生的。示现。释迦牟尼佛听说了。佛当然晓得。他要开道场了。要讲经说法了。所以叫他的这些弟子们到那里去问候维摩居士。实际上是到那里去亲近维摩长者。听维摩居士讲经说法。光严童子就向释迦牟尼佛报告。他说∶世尊。我不敢去。为什么不敢去?他说∶过去曾经有一次。我在城外。他是出城。离开毗耶离大城。正好在路上遇到维摩居士;维摩居士进城。他出城。在路上碰到了。光严童子遇到维摩居士。向维摩居士致敬。问他∶老居

一步一脚印的佛教故事

士。你从哪里来?维摩居士告诉他∶我从道场来。光严童子就问他∶「你道场在哪里?」打听打听道场在哪里。他从道场来。

  老居士就告诉他。「直心是道场」。没有虚假。所以我们看诸佛菩萨那种真诚、慈悲。经上讲「遍一切处」。

  世尊当年出现在世间是以出家身分示现成佛。诸位一定要晓得。同时还有一位以在家身分示现

音频佛教故事

成佛的维摩居士。同时示现的两尊佛。佛法是平等法。告诉你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就在你本行里面就成佛了。不需要说「我学佛。大概要换一个身分」。错了。着相了。什么样的身分、什么样的工作、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成菩萨、都成佛。「直心是道场」。只要我们心地真诚。决定没有虚伪。决定没有虚假。以至诚心处事待人接物。你就是坐道场。

  维摩居士又说。「发行是道场」。发行是什么?发心修行。这个意思很广。发心修行就是你要发心把你一切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能把事情办好。你在办事情时。把事情办错了。办得不够完美。你去想:我怎样办好?把办不好的原因改正过来。那不就行了吗?办哪些事情是修行?点点滴滴。日常生活当中统统都是。今天煮饭不小心。饭烧焦了。那就是过失;我们能把这个过失改好、改正过来。饭煮熟了。煮得非常好。大家吃了都很欢喜。这就是修行。什么叫修行?念念当中供养大家。我事情做好了。让大家都得到受用。让大家都生欢喜心。这就对了。我们这一次大会的总讲题用了八个字: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一切时、一切处。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做最好的样子、最好的模范。这就是修行。就是维摩居士讲的发行是道场。无论办什么事情。都能办得很好。令一切众生都满意、都欢喜。

  又说。「深心是道场」。深心。菩提心里面的一分。直心、深心都是菩提心。深心是好善好德。诸位要知道。好善好德不着好善好德之相。那才是菩提心。如果好善好德。着了好善好德的相。只能算是个善心、好心人。不是菩提心。为什么?不能觉悟。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他所修的善行。善心善行感得三善道的福报。他修福。不能够成为菩萨。所以好善好德不着好善好德的相。于好善好德里面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这是深心。这样能够增长功德。能够提升自己的境界。

  又说。「菩提心是道场」。能离一切过失。菩提心是直心、深心、大悲心;《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说的是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人能够常存这个心。不但六道里面的过失你没有了。连四圣法界的过失也不会有。四圣∶声闻、缘觉、菩萨、佛。这是十法界之内的过失都可以避免。菩提心的功德不可思议。

  维摩居士说了这几条之后。接着又说「布施是道场」。以清净心布施。不求果报。如果我们凡夫布施。凡夫为什么布施?希求果报。佛在经上讲。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佛有没有说错?没错。佛给你说的是真话。你修财布施。你得财富。你得多大的财富?如果你有希求果报。你所得的很有限。得的不大;如果你没有求报的这个意念。那这个果报是尽虚空遍法界。为什么?你所修决定跟你的心相应。你的心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这个心量是等虚空法界。所以一丝毫的善。果报都是遍虚空法界。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你寿命到了。没有了。到最后你的地位、财富是一场空。所以要晓得。无分别心。那个果报不可思议。你这种布施生生世世。无论你在哪一道、无论你在哪一个佛国土。你的受用都不缺乏。衣食住行。我们今天讲物质生活永远不会缺乏。财施!所以你才晓得。无分别心。这个大。为什么?没有界限。我们应当要学。

  「持戒是道场。得愿具故」。这个愿。满足你自己的愿望。持戒就是守法。事事都能够守规矩、都能够守法度。哪有不满愿的道理?所有的行愿统统都具足。世间、出世间如理如法的去做。

  「忍辱是道场」。能顺一切

佛教故事刮金救人图片

众生心。无论在世法。或者是佛法。你去做就没有障碍。别人去做有障碍。你去做就没有障碍。为什么?因为你修忍辱波罗蜜。你的心安住在忍辱上;安住在忍辱上。忍辱就是道场。你能够忍受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怎么会障碍你?这一切众生不仅仅是讲有情众生。无情众生也包括在里面。所以忍。讲三种忍∶人为我们要能忍。譬如毁谤、障碍、为难。甚至于无故的陷害。没有一样不能忍。第二种是自然的灾害。譬如寒暑。这个不是别人给我们的灾难。这些自然的灾变也能忍。第三个是修学。修学要有耐心。要常常亲近善知识。读诵大乘。求解经义。明白之后要依教奉行。克服自己烦恼习气。才能成就。

  「精进是道场」。精进就不会退步、不会懈怠。

  

佛教的成语故事现身说法

「禅定是道场」。禅定是心里能做得了主宰。不为外面境界所动摇。我们今天遇到这个法门。无比的殊胜。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如果你在外面遇到有个人说:「还有

飞花是哪个佛教故事

一个道场。还有一个法门。即身就成佛。你们修净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成佛。那个地方立刻就成佛。」你听了之后动不动心?你如果没有定功。就跟他走了。那你就上了大当。心里有主宰。这一生当中决定得成。这是禅定是道场。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36/360668.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道场在哪里?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道场在哪里?;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5452.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