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老父向阎王索儿命,佛陀开导下得解脱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老父向阎王索儿命,佛陀开导下得解脱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老父向阎王索儿命,佛陀开导下得解脱
在法句喻经中说。从前有个婆罗门。少年出家。到了六十岁还不能得道。依婆罗门法。六十不得道。即可回家娶妻。这位婆罗门便归家娶妻居住。不久便生得一端正可爱的儿子。长到七岁大。读书上学都很聪慧。辩才无碍。许多大人所不及。不料竟得重病。一宿命终。这位老梵志原想依靠这个儿子养老送终。今忽然死了。怎能怪他哭得死去活来呢?他伏在儿子尸身上不肯殡殓。最后还是经过亲友百般的劝说。才听计殓
梵志心想:我老是在家哭泣是没有用的。不如直接到阎罗王前求索儿命。于是梵志沐浴斋戒
许多得道的梵志问道:“你问阎罗王处所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他答道:“我有一儿子。辩慧过人。近来死了。悲伤懊恼不能自解。想要
诸多梵志愍其愚痴。便告诉他道:“阎罗王所在地方。非是生人所可得到的。但可以告示你方向。从此西去四百余里有大川。其中有城。这是诸天神灵巡视世间停宿的地方。阎罗王也常于四月四日巡视人间。必经此城。你可齐戒前往求见。”
梵志听了欢喜的不得了。即依此前往。果然经过四百余里。到达大川。看见城廓、宫殿屋舍。如㣼利天。
王即敕守门人引他晋见。梵志便启奏道:“晚生一儿子。
王答道:“所求甚善。你儿子今在东园中游戱。自往见他吧。”
梵志即跑到东园。看见他的儿子与许多小儿一同在游戱。随即前往抱他。并啼泣的说道:“我日夜念汝。食寐不安。你怎么毫不念父母辛苦呢?”
小儿惊愕的逆呵道:“痴汉老翁到这里做什么?毫没有道理。人不过寄住你家些时。即认人为儿子。不要妄说。赶紧走开。我今在这里已有父母。”
梵志被这一呵斥。怅然涕泣而去。心想:为什么这个孩子一点不念父母的恩呢?他听说释迦牟尼佛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必定能了知人的未来过去。当往问佛。于是梵志到了舍卫国祇园精舍。求见释迦牟尼佛。见佛稽首作礼。并把他求索儿命本末的情形告诉佛:“他实在是我的儿子。而他不肯承认。反斥我为痴汉老翁。说:寄居你家须臾。即认为子。这样看来。他是永无父子的情感。这是一种什么道理?”
佛便告诉梵志道:“你实在愚痴。人死神去。便更受形。父母妻子因缘合居。譬如寄客。聚合离散。没有理解的愚痴人。计为己有。惹出许多悲欢离合苦恼。总是由于不识人生的本根。沉溺生死。永远没有休息。唯有智慧的人。不贪恩爱。觉苦舍习。勤修经戒。灭除识想。生死才得尽。”
梵志听了佛陀的说法。豁然意解。即于座上得罗汉道。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37/365004.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老父向阎王索儿命,佛陀开导下得解脱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老父向阎王索儿命,佛陀开导下得解脱;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5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