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佛教故事—子真牧牛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9-07 15:36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佛教故事—子真牧牛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佛教故事—子真牧牛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教故事—子真牧牛

佛教-佛教故事—子真牧牛
佛教-佛教故事—子真牧牛

石巩慧藏禅师随马祖道一禅师出家修行,一日在厨房工作,马祖问:“你在做什么?”石巩答:“牧牛。”马祖再问:“怎么牧?”石巩说:“一回入草去,便把鼻孔拽来。”马祖曰:“子真牧牛。”

石巩禅师出家前是个打猎的粗人,追随马祖之后在厨房负责烧柴。一天,马祖去巡视厨房,问他在做什么?石巩说:“我在牧牛。”原始佛典中有牧牛的故事,禅宗也常用牧牛比喻修行,次第叙述如何看守自己的心、训练自己的心,从烦恼的、杂乱的状态而达清净的、统一的、无心的境界,亦即开悟的层次。石巩说他在牧牛,表示他正在修行,在驾驭自己的心。马祖再问:“你怎么看牛?”石巩答:“只要牛一溜到草堆里吃草,就把牛鼻子拉回来。”赶牛回家的路上,不能任凭牛只这里吃一口庄稼,那里吃一口青草,否则野性难以驯服。石巩说他的牧牛方法是拉着牛索加以控制,马祖遂称赞他:“你真会看牛。”

有杂思妄念时,就好比心的牛跑去偷吃草,要把它拉回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上面,心就会安住。比如石巩在厨房烧柴,若发觉他的心不在烧柴的工作上,马上把心拉回来。在此不断地训练自己,到达念念心无二用的程度,就是禅修的功夫。再以发表谈话、撰写文章、读诵经典为例,如果谈话时杂念起伏,一定语无伦次;如果一边写文章一边胡思乱想,一定无法写成优美的作品;如果诵经时妄想纷飞,心绪一定无法平稳,即使已能倒背如流,也只似机械性的放送录音带。因此,在禅修初期必须练习心无

海上女尸佛教故事

二用的功夫。

此时此刻的石巩禅师也可能已有一些悟境的体验,故对他自己心念状况已很清楚,即使偶有杂念出现,很容易就觉察到,马上可以安定下来。

有这种修养,他的人格必然相当稳定。对普通人而言,可能经常犯错而不知错,经常动坏念头而不知是坏念头。如果起了邪念恶念,觉察之后,立刻回到正念;偶尔再起邪念恶念,立

佛教故事飞天

刻再度纠正,断续地发现错误,经常地纠正自己,一路下来,你的人格也会越来越受他人的尊敬和信赖了。

佛教杀人鬼的真实故事

所以不要怕犯错,只要能在知道错误之时马上悔改,悔改的当下,你便是

佛教故事母鸡

一位可敬的人。而在某些情况下,虽然不一定认为是你的错,但已使得别人受到伤害,就当检讨改进。时时做一个知过而能改,并且能够原谅他人包容他人的人,不仅使他人得益,也能使自己成长,岂不是非常值得的事呢!

原文出处:http://www.puducy.com/listshow.php?cid=4&id=798

以上是关于佛教-佛教故事—子真牧牛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佛教故事—子真牧牛;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4986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