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净土宗四祖法照大师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净土宗」净土宗四祖法照大师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净土宗四祖法照大师
大师法名法照。不知是何许人。原本住在庐山。修念佛三昧。一天。大师在定中神游极乐世界。见一僧人穿破旧衣服。侍立在阿弥陀佛左右。佛告他说:“这是衡山的承远。”大师出定后。立即上衡山求见。在悬崖下见到承远大师。与极乐世界所见到的衣服形状一模一样。大师于是就拜承远大师为师。在衡山弥陀台般舟道场精修净业。当时衡山的念佛道场。是江南佛门的最兴盛的道场。追随承远大师而得到度化人。数以万计。大师既然得到承远大师的真传。便于唐朝大历元年4月。过长安。在章敬寺净土院。依据《无量寿经》。编撰《五会念佛法事赞》。
第二年。大师住于衡州云峰寺。一天。大师正在斋堂用饭。于钵中忽然看见五色祥云。云中有一寺院。寺院东北有座大山。山中有一沟涧。涧北有石门。石门过去五六里。又有一寺。金榜上写着“大圣竹林寺”五个大字。过了一些时候。在用斋时。大师又从钵中看见五色云。云中有几座寺院。所有一切水池高台楼观。纯是金色世界。上万的菩萨在那里自在随意行动。具有诸佛庄严清净国土的种种妙相。大师欢喜异常。就寻访请问于善知识。有两个僧人。法名嘉延、昙晖对他说:“圣人神通变化。不能以凡情测度。但从山川形势看。象是五台山。”
大历4年结夏安居时。大师在湖东寺开办五会念佛道场90天。至6月2日未时(下午1——3点)。感应祥云弥覆。在云端中现出楼阁。阁上有几位梵僧。身高一丈有余。手执锡杖。经行修道。又见阿弥陀佛与二菩萨。身形高大。等如虚空。衡山全城。当时没有人不见到的。每个人都焚香礼拜。直到酉时(下午5——7点)。圣像才隐去。6月底。大师在道场外。遇到一位老人。对他说:“你曾发愿要去金色世界。礼拜瞻仰文殊大圣。为什么现在还不走?”大师说:“时事动荡。道路艰难。无法上路。”老人说:“只管早去。路上决不会有困难。”说完。就不见了。大师惊异非常。郑重进入道场。诚心发愿:愿以此身。奉献于瞻仰礼拜文殊大圣。夏天结束就起身。任凭火烧冰冻。决不退转。至8月13日。大师就和几位同志从南岳出发。一路
大历5年4月5日。大师一行到达五台县。远远就望见佛光寺南边。有几道白光。6日。他们抵达佛光寺。境界果然与大师在钵中所看见的毫无差别。这夜四更。又有异光从北山下来。直射于大师身上。大师连忙进入念佛堂。请问此事有什么吉祥?有一僧人回答说:“这是文殊大圣的不思议光。常常照注有缘众生。”大师听说后。随即身披袈裟。手持锡杖。威仪无缺;朝着发光的地方。向东北走了50里。见一座山。山下有一沟涧。涧北有一石门。门边有二位童子。年约八九岁。面貌端正。一人自称善财。一人自称难陀。引导大师进入石门。向北行走约5里。见一金门楼。走到门楼下。才看见是一座寺院。金榜题字:“大圣竹林寺”。与钵中所看见的完全一样。寺院方圆有20里。共计120处院落。每处院落都有庄严的宝塔。都是黄金为地。金渠流水。华台玉树。充满其中。
大师进入寺中。到讲堂内。见文殊菩萨在西。普贤菩萨在东。坐于师子之座。万众围绕。正在说法。法音历历可听。大师在二位菩萨面前。至诚礼敬之后。问:“末法时代。凡夫与圣人相距遥远。知识狭隘、陋劣、障碍。污垢尤其深重。众生本来具有的佛性无法显现出来。修学佛法。可是佛法博大深广就象大海一样。不知末法时代。修习哪种法门最为紧要、最为当机?愿大圣为我解说。断我疑惑!”文殊菩萨回答说:“象你这样。现在念佛。正是时候。一切修行门中没有一门能超过念佛法门的。还有一门是供养三宝。这是福慧双修。此之二门。最为径要。为什么呢?我于过去劫中。因观佛故。因念佛故。因供养故。得一切种智。所以一切诸法。般若波罗密多。甚深禅定。乃至诸佛。皆从念佛而生。故知念佛。是诸法之王。汝当常念阿弥陀佛。勿使休息。”大师问:“应当怎样念佛?”文殊菩萨说:“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汝当不断地念。令无间断。命终之后决定往生。永不退转。”
说完。文殊、普贤二位大圣。同时伸出金色手臂。为大师摩顶授记:“汝以念佛故。不久当证无上正等菩提。若善男女等。愿快速得成佛者。无过念
4月8日。大师到五台华严寺般若院西楼下安居。13日。大师与50余位僧人。一同前往金刚窟巡礼。来到无著大师拜见文殊大圣的地方。虔诚礼敬三十五佛。大师礼敬刚满10遍。就见脚下广博、庄严、清净。琉璃宫殿中。文殊、普贤二位大圣与上万菩萨。俱在一处。大师见到之后。深感庆幸、欢喜。随后。大师就与众僧回归华严寺。这夜三更。在华严院西楼上。大师忽然看见寺院东面悬崖沟壑边上。有5盏圣灯。大小一尺。大师心中暗暗祝愿。愿圣灯分为百盏。住立一面。圣灯果然如大师所愿。大师又祝愿。愿化为千炬。圣灯也如大师所愿。分化排列。行行相对。漫山遍野。圣灯激发了大师的热诚。独自一人。在深夜中再往金刚窟。心中有愿。愿见文殊大圣。走到半路。天已大亮。圣灯隐去。大师责备自己。举身扑地。忽见一位梵僧。身高七尺多。自称是佛陀波利。
佛陀波利。汉语的意思叫觉护。是北印度17页第13行宾国人。唐高宗仪凤元年。他来朝拜五台山。感应文殊菩萨示化成老人。让他回印度取《佛顶尊胜陀罗尼》。来中国翻译流通。永淳元年。他取回梵文经本到长安。后来就隐居于五台山金刚窟。就在如今的永兴龙首岗。还有波利尊者的舍利骨塔。
当时佛陀波利尊者对大师说:“师父如此不辞劳苦。有什么愿望吗?”大师回答说:“愿见文殊菩萨。”尊者说:“若是志愿坚定真实。就把鞋脱下。我让你在咫尺之间得见大圣。”大师就脱下鞋子。闭目净思。顷刻之间已进入金刚窟内。只见一座寺院。黄金匾额上题着“金刚般若寺”五个大字。寺内建筑。都是用叫不出名字的珍宝装饰而成。光明闪烁。楼观繁复重叠。殿宇连绵不断。屏风精致。铃铎交鸣。院落大约有200余所。有的地方还有藏珍楼。里面供着《金刚般若》等一切经法。寺院中的人物。身形魁伟。不是人间所常见的模样。文殊大圣。在众人的拥簇之中。分外尊严。在大圣慰问劳苦并饮食之后。波利尊者将大师引出寺院。大师乞求留住于寺内。尊者说不行。安慰他说。努力精进修行。再来就能留下了。大师回到原处。穿上鞋。回视波利尊者。已隐身去了。
12月初一。大师在华严寺入念佛道场。绝食念佛。发誓就此往生净土。到第七天初夜分。正念佛时。见一位梵僧。到道场来。对他说:“你所看见的五台山圣境。为什么不说出来?为什么不留传给后人?”说完就隐去了。大师心里有点惊奇。第二天申时(下午3——5点)。大师正在念佛诵经时。又见一位梵僧。约有80多岁。神色严峻。对大师说:“师父所看见的五台山灵异境相。应该普示众生。使他们大家发菩提心。获得大利益。为什么不说呢?”大师说:“我确实没有隐瞒圣境与大道的心。只是恐怕有人听说后怀疑、诽谤。”梵僧说:“像文殊菩萨这样的大圣人。现在就在五台。尚且招人诽谤。你有什么可怕担心的。但能使众生听闻之后。发菩提心。像敲击涂毒鼓。使远近听到的人都中毒一样。不过是让众生与文殊大圣结缘罢了。”大师听从梵僧的指教。仔细回忆所见所闻。认真记录。流传于世。
大历6年正月。江东僧人慧从。与五台山
至大
大师屡次见到灵异。念佛也更加精进恳切。在有一月夜里。大师在定中。见梵僧佛陀波利尊者对他说:“你的莲华已成就。三年后就开。”到这一天。大师对众人说:“我走了。”就端坐而逝。
大师曾在并州用五会念佛法门教化众生。皇帝在长安城皇宫中。常常听到东北方有念佛声。派遣使者寻声找到太原(即并州)。果然看见大师在劝人念佛。便诏请入都。封为国师。教宫人五会念佛。唐代宗大历年间及唐德宗兴元元年。皇帝又两次将大师诏请入宫。教五会念佛。人们都称大师为五会法师。大师所著书籍。有《大圣竹林寺记》一卷。《五会念佛广法事仪赞》三卷。《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一卷。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47/467941.html
以上是关于「净土宗」净土宗四祖法照大师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净土宗」净土宗四祖法照大师;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4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