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教故事—追寻充实人生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佛教故事—追寻充实人生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教故事—追寻充实人生
在佛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一位善根深厚的太子,名叫昙摩钳,他好乐善法,派人四处寻觅懂得佛法的善知识,却苦无所获。忉利天王知道他的愿心,想试验他的发心是否坚固,于是化作凡人优塞来到王宫,表示能解佛法。太子得知立刻出迎。顶礼接足奉为上座。
“我这法世间稀有,恐怕太子您不愿意付出代价!”优塞为难地说。太子立即表示不惜倾所有一切,只愿听闻佛法,解除烦恼痛苦。优塞要求说:“那么请太子挖一大火坑,投身供养法宝,便能传授。”昙摩钳毫不犹豫地命令侍卫,挖掘深坑,并燃火于坑中。国王臣民们,见太子为了听闻佛法牺牲身躯,便向他哀求:“请看在国家前途上不要牺牲自己,我们愿意做奴仆供优塞差遣。”而太子却坚定地说道:
“我累
优塞于是升座说法道:“常行于慈心,除去恚害想;大悲悯众生,矜伤为雨泪;修行大喜心,同己所得法;救护以道意,乃应菩萨行。”太子闻后便奋身跃入火坑,但炽热的火坑却刹那间化成清凉的莲池,太子端坐于清净芬芳的莲台上。昙摩钳了达祸福无常、流转为苦的道理,为求真理为法忘躯,真是精进无畏的大菩萨!释迦牟尼佛在还没有佛法的时代,曾经做过婆罗门,这位婆罗门不仅品格清高,而且与众不同。于是,释迦牟尼便产生了访求佛法的愿望。那时,正好忉利天王在天宫看到了这一幕,于是想要试试他是否是真心地想求得佛法,于是忉利天王化为长相极其凶恶的罗刹鬼,
的确,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太子昙摩钳释迦牟尼佛之所以愿意为了求得佛法而放弃自己的生命是因为他深深地明白要想求得真
“山重水复疑无路”,在寻求真理的道路上,并不会一帆风顺,而是充满艰难险阻并布满荆棘的,有的时候甚至要为此而付出生命的代价。正因为如此,真理更是难能可贵,才会有无数的人不畏艰难而孜孜不倦地追求着真理,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价。
的确,一个洞悉了人生百态,达到智慧圆融境界的人又怎么会在乎追求真理之路的艰辛或者自身的安危呢?对于他们而言,真理和智慧的价值远远高于生命本身。而一个掌握了真理的人必将是生命快乐、充实而丰盛的人。
原文出处:http://www.puducy.com/listshow.php?cid=4&id=849
以上是关于佛教-佛教故事—追寻充实人生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佛教故事—追寻充实人生;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49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