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教故事—禅宗三境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佛教故事—禅宗三境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教故事—禅宗三境
禅师将参悟的境界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境界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是指苦苦寻求禅的本体而不得的情形。第二境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是指已经破
苏东坡有三首七绝可用来注明“参禅前”、“参禅时”与“参禅悟道后”的心得。
参禅前的境界是:
横看成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参禅时的心得是: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及至归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参禅悟道以后的心境则是: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宋代青原惟信禅师说得更直白,他说道:“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是执迷于世俗外物的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是对世俗的否定,对佛法的执著;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却是他彻底地了悟了佛法的空性,放下了对佛法的执著,即否定之否定的境界,这才是真正的解脱,领悟了佛法的真义。
禅思禅悟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几句话,与青原惟信禅师的三
原文出处:http://www.puducy.com/listshow.php?cid=4&id=1126
以上是关于佛教-佛教故事—禅宗三境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佛教故事—禅宗三境;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49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