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憨山大师」憨山大师的一生:指归净土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1-03 03:27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憨山大师」憨山大师的一生:指归净土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憨山大师」憨山大师的一生:指归净土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憨山大师的一生:指归净土

  憨山大师的一生—指归淨土

  万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大师七十三岁。这年开始在五乳峰造佛殿和禅堂。大师为了追效庐山慧远大师六时念

法师讲佛教幽默故事推荐

佛的芳规。又嘱咐弟子在佛殿中精造西方三圣像。

  次年。殿宇修成后。大师在正月开始讽诵《华严经》。在此期间并为大众讲解了《法华通议》。到了夏季。大师又为大众讲解《愣严经》、《大乘起信论》、《金刚经》、《圆觉经》、《唯识论》等。八月十五日;讲经法会圆满后。大师闭关静修。谢绝一切外缘。在静室中。大师以刻香代漏。六时念佛。专意淨土。

  不久。大师又考虑到华严一宗将要失传。因为清凉疏钞文广义繁。学者心志不及。大多不敢深入。于是大师但取疏中大旨。落笔写《华严纲要》。对华严宗的復兴起了一定的作用。

  万曆四十八年(泰昌改元)。大师七十五岁。这年春季。侍者广益请大师着述《圆觉经直解》、《起信论直解》及《庄子内七篇注》。

  夏天。大师足生疾病。行走不便。秋天。许多居士上山问道。大师在病中对他们开示佛法。又作了列代祖师传记七十多首。每首都附上赞文流通于世。

  大师自离曹溪到庐山已有八年时间。那些住在曹溪的弟子们日夜思念着大师。他们常派代表去庐山问讯。想请大师回曹溪。但大师不同意即刻前往。后又有许多曹溪的居士们前来请大师。大师都以有病为由。婉言谢绝了他们的诚意。

  次年夏天。弟子众请大师讲解《愣严笔记》。十月。大师弟子孝廉刘起相等再请大师去曹溪。大师又以病为由谢绝了。

  天启二年(一六二二)大师七十七岁。这年大师写成《华严纲要》。又为大众讲解《愣严经》、《圆觉经》、《大乘起信论》、《肇论》。这时。曹溪吴郡守、韶阳太守等许多弟子。第三次又请大师去曹溪。大师情不获已。决定去一趟。这年冬天。大师出庐山、度彭湖。在腊月初八登上岭南。十五日入曹溪。这时大师在大众的请求下即开始写年谱。

  天启三年(一六二三)。大师七十八岁。春天。韶阳太守等居土入山请大师说法。五羊法性等弟子也来到曹溪。大师虽已年迈。但菩萨悲心。法施无厌。在禅堂裡先对大众说大戒。次说《起信论》、《唯识论》、《愣严经》。

  八月。大师遣侍者去感谢吴郡守的护法诚心。持者将行时。大师嘱咐说:「佛祖弘法。贵在时节因缘。缘与时违。化将焉托?一期事毕。吾将归矣!」大众听了都觉罔然。还以为大师想归庐山了。

  重阳节。大师替侍者深光书写的山

骆驼失子佛教故事

居诗跋中说:「老人虽慵于笔砚。恐一息不来。又作来生欠耳。若以诗字观之。则孤思多矣!」

  十月初一。弟子通炯从庐山来拜见大师。大师遍问了五乳的常住大众以及山中诸刹的耆旧。心裏非常高兴。这时弟子淨泰请大师作「自赞」一首。叙述生平大意。

  十月初三。少宰萧玄圃入山访大师。大师与他交谈了三昼夜。少宰问大师求法要。大师随手写了二则法语、三首诗赠给他。

  初六。少宰出山。大师嘱咐他说:「你是社稷苍生的仰望。前途珍重!」少宰与大师相约再晤之期。大师说:「山僧老了。四大将离。你我再晤的时候当在龙华会上了!」

  初八。大师示现微疾。弟子大众都来问候。大师对他们说:「老人劳倦了。不是生病!」

  初九。弟子送药给大师。大师说:「我就要去了。药物对我有什麽用!」侍者广益听了。大惊失色地说:「和尚脱苦不讳。有何咐嘱?」大师听了斥责道:「你持老人多年。如何作这等见解

幼儿佛教故事大全

?」又对大众说:「你们当念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切实念佛!」广益又问:「和尚不示一言。何以道遵行?」大师说:「金口所宣。当成故纸。我言何用!」于是不留一字。

  十月十二日。正是大师的生辰。这天缁素弟子云集曹溪。韶阳太守入山送给大师紫谱罗禅衣。为大师祝寿。两人相对坐谈了一日。晚上。太守出去后。大师即叫侍者倒水沐浴。第二天早上。大师披上太守所送的紫谱罗衣。去与太守诀别。当太守再次来到大师榻前

忍佛教故事

时。大师对他说:「山僧行矣。多谢大护法盛心!」太守说:「大师法身无恙。不佞是地方守士。即是主人。一切都由不佞来护法。」大师听了微笑合掌称谢。到了中午。太守告辞下山。大师即叫侍者端淨水漱口。又对待者说:「今日乃截断葛藤。」又叫侍者端汤沐浴更衣。之后。又召集大众围绕念佛。佛声一停。大师对大众说:「你们不要惊惶。应当依佛制度。不

闻思佛教经典故事

得披麻服孝。勿得悲哭。你们要一心念佛!」

  晚上申时。人天限目。三界导师端坐而逝了。这夜。大师身上的毫光照亮了天空。山中的众鸟发出悲鸣。缁素弟子的哀恸之声振憾着山谷。

  大师圆寂后。面色依然加玉般的洁润。嘴唇依然还是那麽红泽。手足依然还是那麽柔软。就像平时入定一样。

  大师弟子遣报太守。太守即差官临悼。替大师封龛。

  这时少宰萧玄圃别大师还只五日。尚在雄州。听到大师逝世的消息。悲哀竟日。又听到大师临终的因缘。便又非常高兴他说:「大师是圣位中人。若非生死关头了彻。怎有这等自在!」立即撰写輓章遣悼。又捐资两百。写了一封信。嘱咐二太守替大师建造影堂。

  此文出处台湾牟尼精舍

  在庐山五乳峰的弟子。听到大师逝世的消息。弟子福善等。立即赶到曹溪。在正月二十一日。扶大师灵龛归五乳。二月二十八日报庐山五乳峰法云寺。

  

「憨山大师」憨山大师的一生:指归净土
「憨山大师」憨山大师的一生:指归净土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48/482416.html

以上是关于「憨山大师」憨山大师的一生:指归净土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憨山大师」憨山大师的一生:指归净土;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4826.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