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释迦牟尼-佛陀与波斯匿王的对话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31 00:5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释迦牟尼-佛陀与波斯匿王的对话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释迦牟尼-佛陀与波斯匿王的对话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陀与波斯匿王的对话

释迦牟尼-佛陀与波斯匿王的对话
释迦牟尼-佛陀与波斯匿王的对话

  拘萨罗国的波斯匿王虽奉佛多年,然对佛教的因果报应是否存在,心里多少还是有些疑惑。有一次,国王亲至祇园精舍拜见佛陀,专门向佛请教善恶因果之事。

  波斯匿王请教道:“世尊!您常说善恶有报,毫厘不爽。倘若今生为婆罗门种姓,来生是不是可以继续投生为婆罗门种姓呢?”

  佛陀回答说:“大王,这个倒未必!今生与来生,二者之间并无必然联系。佛教根据善恶来划定高下优劣,而并非是根据种姓。”

  第一种是“从冥入冥”。这种人出身本来就不好,且从事着卑贱的职业。他一生贫穷,容枯颜悴。可是这些人从不知反省,随波逐流放任自己,没有善根福报。这种人今生穷苦,来生还是要遭受下贱因厄之报。

  第二种是“从冥入明&rdquo

中国古代佛教故事大全

;。此类人是生来卑贱,从事的职业也不好。可是这些人却拥有一个好心态,他们深信因果,广行好事,心存善念。这些人身坏命终之后,就会上生善趣,从此一生更比一生好。

  第三种是“从明入冥&

大蒜与佛教的故事

rdquo;。这类人的出身非

佛教故事 般特

富即贵,拥有数不尽的优势资源。然而他们对眼前的一切并不珍惜,品行顽劣,作恶多端。这类人生前荣耀,死后堕入恶趣,将难得的人身白白地浪费掉,诚是可惜可叹!

  第四种是“从明入明”。此类人生于富贵人家,富而不奢,贵而不骄,处处知因识果,严身束心,无有放逸。这样的人,死后必生善趣,生生荣华,世世富贵。

  佛陀对波斯匿王说:佛教不讲宿命,始终主张“命自我造”。在现实世界里,我们对于自己的出身地位与家境贫贱,没有选择权;但是我们对于自己的

佛教有关缘的故事

言行以及起心动念,却是完全可以掌控。只要我们三业清净,一心向善,又何必担心自己的前生后世呢?

原文出处:https://www.hrxfw.com/fjgs/fojing/344393.html

以上是关于释迦牟尼-佛陀与波斯匿王的对话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释迦牟尼-佛陀与波斯匿王的对话;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46769.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