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父母尽孝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对父母尽孝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对父母尽孝
子女的本分,是一“孝”字。孝乃天经地义,人伦之本,八德之首也。你看水必有源,木必有根,根深则叶茂,源远则流长。人的根源就是父母。孝是道的根本,然有小孝、大孝、近孝、远孝之分别。小孝孝于庭帷,大孝孝于天下,近孝孝于一时,远孝孝于万古。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要打破人禽关,“孝”字以外无他道。尽孝不在年龄大小,不在贫富,不在识字不识字,是在良心德行流露不流露,发扬不发扬。
王凤仪先生说:“孝亲必得孝亲之三界。”三界指着性、心、身说。孝身要从父母衣食住上留心,使父母的口福不缺,按四季更换衣服,卧宿使其安适,行动有人扶持。孝心要处处顺从父母的心,父母所爱之物,我必爱之;父母所爱之人,我当敬之;父母所愿意的事,我当奉行之。孝性尤关重要,要时时顺着父母的性,使父母心中欢喜,按着父母的五行性,随快随慢,务要使老人天性和乐,面无愁容,即是将父母送到天堂上;不使老人动性,含饴弄孙,以乐天年,就是将父母送到佛国里。
孝乃天性所流露,所以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如果恐怕别人耻笑才行孝,这便是假孝。然父母做事,也不免有错处,若一味顺从,难免陷亲于不义。(此处可将《孟子》上三不孝之事作证),那也不算真孝。真假的分别,可拿父母爱子之心作对照。回想父母未生我以前,我本什么也没有,落生以后,只是赤条条的光净身,连一根线也没带来;父母也不嫌我穷,也不是因为儿孙对父母很好,确是欢喜之至,对我这样真诚,毫无贪图心,可说完全是真的!不料想儿子长大成人,嫌父母穷,没给他置下房子地!你想自己一文钱也没带来,怎么也能长大成人,没受着饥饿呢?怀抱三年擦屎刮尿,父母也不嫌我脏,父母老了,吐痰流涕,你嫌他脏,对吗?小孩若是哭一声,父母会察颜观色,说我的孩子饿了或是冷了,赶快给他奶吃,抱在怀里暖暖,给他穿上点衣服,不转眼珠地瞅着,恐怕小孩受屈。儿子长大了,在父母面前说话不管不顾,父母告诉的话,当成耳旁风,说了遍数多了,还起厌烦心,甚至说出冒犯父母的话,对吗?
再想想老人生我以前,怀胎十月,提心吊胆,惟恐伤着胎儿;儿子降生之时,正是母亲过阎王关之时,儿子的生日,俗云“母难之日”,此之谓也;降生以后,吃母亲的奶,就是喝母亲的血,经过乳哺三年,
原文出处:https://www.hrxfw.com/fjgs/xqzsgs/337737.html
以上是关于对父母尽孝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对父母尽孝;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46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