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师父的这句话竟让他当下开悟了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1-02 03:09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师父的这句话竟让他当下开悟了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师父的这句话竟让他当下开悟了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师父的这句话竟让他当下开悟了

  唐代灵佑禅师。福州长溪人。十五岁出家。十八岁时前往浙江杭州龙兴寺受具足戒。后着力精研大乘佛法。二十三岁时。他感到浩瀚的经文难以让心灵得到真正的解脱。不由感叹说:“诸佛至论。虽则妙理渊深。毕竟终未是吾栖神之地。”于是。便另寻他途。由教入禅。他先到天台山朝礼了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的遗迹。据说途中曾遇寒山现身。并指点他“逢谭则止。遇沩则住”。到达国清寺时。拾得又预言他将来是“一千五百人善知识”。

  随后。灵佑到江西建昌县马祖道一禅师墓塔所在地的石门山泐潭寺。入马祖弟子怀海门下习禅。深得怀海的器重。

  一个冬夜。寒风凛冽。百丈禅师一觉醒来。冻得浑身哆嗦。他伸手探探床前

佛教故事为人民服务

的火盆。尚有一丝温热。于是叫身边侍立的灵佑拨一下火炉。看炉中还有没有火?灵佑拨炉灰看了看。回说:“无

佛教中人的真实故事

火。”百丈禅师站起身来。拿过火棍深深一拨。拨出一点火星。给灵佑看。并说:“你说没有火。这是什么?”灵佑顿觉醍醐灌顶。得以开悟。忙叩首谢师。

  灵佑悟到了什么?悟到了佛性本在心中。佛不外求。即心即佛。在这一公案中。深藏

佛教真实小故事

于炉底的火星喻佛性。但此火星为厚厚的灰烬所覆盖而不能显现。灰烬喻我们心中的重重烦恼业障。只有在善知识的引导下。勤修苦学。除尽尘垢。便能证得佛果。

  人之初。性本善。人人心中都有一丝善念。如同人人皆有佛性。品德高尚者善性常显现;品德低劣者善性常隐蔽。要想成为前者。就要常常培养自己的善念。常做善事。刘备说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孔子也说:“善不积。无以成德。恶不积。无以亡身”。这小善就如同这炉中的点点星火。尽心呵护。竭力维护。终会形成燎原之势。成就我们圆满的人生。

  灵佑开悟了。但这仅是见道。如同炉中的星火不久又会被灰烬遮盖。佛性又会被烦恼所蒙蔽。所以还需继续修行。去除心中的烦恼杂念。前方的路还很长。所以百丈又说:“灵佑。你先前未悟只是暂时的。经书上曾说。要想认识佛性的义理。应当观察时节的条件和关系。时节既然到了。如迷忽悟。如忘忽忆。才能了悟本性不是从身外去寻找的。你今天已经有所认识。自己应好好地爱

一个佛教故事

护。继续努力。”

  第二天。灵佑随百丈禅师出坡劳作。百丈问:“灵佑。带火来了吗?”灵佑随即拾起一根柴吹了两下。递给师父。百丈禅师道:“如虫御木。偶尔成文。”这里。灵佑拾起柴吹两吹。说明柴头有火。此火即前晚用火棍所拨之火星。也即心中的佛性。灵佑此举表明已开悟见道了。但百丈却评价灵

佛教故事长生

佑的开悟是如虫钻木头偶尔形成了文字。这是鼓励灵佑禅师虽然开悟了。犹如得到了一丝星火。但还没有把这“火种”培养起来。必须再下一番功夫。才能不是偶然的“如虫御木”。而是必然地达到“星火燎原”的涅盘解脱之境。

  灵佑开悟后。继续随百丈学修。据说不久以后。有一位司马头陀来到这里。说沩山(在今湖南宁乡)风景秀丽。是一块聚众修道的好地方。接着他给大家看相。认为包括怀海在内的所有人中。唯有当典座的灵佑才是沩山正主。对此说法大众自然不满。怀海为了服众。作了一次勘验。他手指净瓶问:“不得唤作净瓶。汝等唤作什么?”当时。灵佑一脚踏倒净瓶并径直走出门去的作法。赢得了怀海的称赞。从而胜出首座和尚而赴沩山开辟道场。从此灵佑即称作沩山灵佑。在这个公案中。净瓶唤什么都是假言、戏论。唯有破除对这些的执着。方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灵佑到沩山后。生活极为艰难。仅靠采集野果野菜充饥度日。即便如此。他仍然“非食时不出。凄凄风雨。默坐而已。恬然昼夕”。时间长了。山下的民众逐渐被他的德行所感化。纷纷前来皈依并建造寺院。营造了一方人间净土。正是由于灵佑禅师兢兢业业。在解行上精进和策励。由怀海禅师拨出的这一丝星火。终成燎原之势。灵佑上承六祖法脉。创立了禅宗五家七宗中最早一家的沩仰宗。成为了一代令人尊崇的宗主。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0/499547.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师父的这句话竟让他当下开悟了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师父的这句话竟让他当下开悟了;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462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