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琴声中道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27 02:4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琴声中道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琴声中道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琴声中道

  琴声中道

  文/噶玛天津仁波切

  夜阑人静,众人都已入睡,东厢寮房却还有位僧人在诵读迦叶佛的《遗教经》。那声音听起来悲切而紧绷,似乎带着几许退转的

佛教里的故事12

后悔与惆怅。

  多少年来,他都是日夜用功,而今持诵迦叶佛涅槃前的重要法教,想到自己不惜辞亲割爱出家,为何精进不已,至今却还没有成就?感叹去日苦多、未来渺茫难测

佛教故事龙王

,不禁悲从中来……。一日前去拜见佛陀。

  慈悲的佛陀完全了解他的心思与困境。佛陀安详地问道:「你以前在家,曾经做过甚么行业呢?」僧人回答:「弟子很喜欢弹琴。」

  一切法皆为佛法,弹琴亦可论道。

  佛陀设问:「琴弦如果太松,弹起来音色如何呢?」

  僧人回答:「那是弹奏不出声音的。」

  佛陀再从相反角度引导:「要是琴弦绷得过紧呢?」

  僧人说:「琴声太尖锐单薄,甚至还会把弦给弄断了!」

  佛陀问道:「那如果琴弦调得松紧适中,又将如何?」

  「琴弦松紧恰到好处,所有声音都可以弹得出来,和谐悦耳。」

  真是巧妙!僧人已经自己说出答案了……佛陀进一步阐释:

  「沙门出家修学佛道也是这样。

  心如果调适得宜,就可以慢慢证得佛果;

  如果追求佛道太急切,废寝忘食过于急躁,就容易身体疲累。

  身体疲累,心里就会产生烦恼与负担,修行往往跟着退转。

  一旦修行退转,罪恶之心必定增盛。

  其实,只要让心处于中庸的平衡状态,保持清净寂静安乐,

  佛道就不远了。」

  过犹不及,都是一种病态,一般人总是容易陷入这两种极端,在二元对立的世界中辛苦奔波——精进与懈怠、快乐与痛苦、爱与恨、得与失、生与死……当知,唯有安于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才能获得最大

佛教故事插画头像情侣

的宁静与喜悦,没有积极不积极、远离造作不造作、放下刻意的追求,在自然而然中,不疾不徐,一切美好将圆满呈现。

  修行犹如弹琴,琴是资粮,用功是道。诸位首先要放下对欲望的追求,安贫乐道。外人看来,简直是废人不事生产;然而,行者若在意外在,则离修行远矣!

  出处:《佛说四十二章经》原文

  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

  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对曰:「爱弹琴!」

  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鸣矣!」

  「弦急如何?」对

英文佛教故事视频大全集

曰:「声绝矣!」

  「急缓得中如何?」对曰:「诸音普矣!」

  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意若生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净安乐,道不失矣!」

原文出处:https://www.hrxfw.com/fjgs/zpfmgs/195610.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琴声中道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琴声中道;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45374.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