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雨寺」印祖故事:蔚如拜师法雨寺,印老指示皈谛公(32)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法雨寺」印祖故事:蔚如拜师法雨寺,印老指示皈谛公(32)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印祖故事:蔚如拜师法雨寺,印老指示皈谛公(32)
民国七年(1918年)。江南的三月草长莺飞。气候温和。徐蔚如居士从干燥的北京回到浙江感到十分高兴。这高兴不单是喜欢家乡的气候。还有好几重原因。一是在永嘉周孟由师兄和江苏的高鹤年师兄的帮助下。搜集到印光法师文章二十二篇。上个月在北京已刻印出500本。这次带了一部分南下馈赠知心朋友。二是在北京同叶恭绰、江味农、蒋竹庄等师兄一起成立了戊午讲经会。大家公推他南下迎请天台宗高僧谛闲法师赴北京讲经。三是多年来想拜访印光法师的愿望快要实现了。去年春天曾回上海探亲。本打算去普陀山拜访印光法师。可是家属卧病。不能离开。未能成行。从张云雷师兄那里得知。周孟由师兄当时已经去拜访了印光老人。并从老人那里得到不少稿子。这次印的《印光法师文钞》不少书信就是周师兄提供的。
走进山门。知客师领徐母和徐居士来到来到藏经楼印光大师的房间。知客师介绍说:“印老。海盐徐蔚如居士和他的母亲来拜访您来了。”
徐母和徐居士跪下顶礼。口中说道:“顶礼师父”。
大师说:“一拜。老夫人快快请起。”
徐母和徐居士礼毕起身。印光大师请他们坐下说话。徐居士说:“
印光老法师说:“十世奉佛。善缘聚会。十分难得。老夫人能够以流通大藏经为己任。真心护法。真是令我等出家人敬佩啊。”
徐居士说:“师父过谦了。您在《佛学丛报》发表的论文让我们居士耳目一新。真是代表了佛法的正知正见。这是大家公认的。对了。弟子把您的二十二篇文章刻印出来了。这次带来了三十本。”徐居士从行李包裹中取出《印光法师文钞》恭敬地捧给大师。大师接过文钞。戴上眼镜。翻看了目录。说:“光愧无道德学问。只能依据佛、祖成法。传言译语。注重因果和净土法门。居士把它刻印出来。诚恐贻笑方家。增我惭愧啊。”
徐居士说:“师父过谦了。师父的著述。名言精理。语语根据大教。与从上祖师。如出一冶。弟子不禁为之五体投地哩。比如说。您复邓新安居士书中说的‘居士当以研究大乘经论开圆顿解为先导。信愿持名求生西方为正行’实为不刊之论。弟子的心愿是和母亲大人一起求师父收为皈依弟子。”徐居士一边说。一边跪在印老面前恳求。
印老扶起徐居士说。“光。何德何能作你的皈依师父。这样吧。谛公大法师为佛门津梁。大弘台教。我们是老朋友。居士也正要去迎请他讲经。我看居士还是陪老夫人一起皈依谛公吧。”
徐居士见大师这么说。虽然怏怏不乐。但也无可如何。徐居士又介绍了和一些师兄共同成立北京刻经处的情况。以后将以经办刻经处事务为主。
大师说:“
徐居士说:“请师父放心。弟子谨记师父教诲。一定尽快搜集到原本。”
徐母和徐蔚如居士就要告辞了。徐居士心中依依不舍。好在已经见到大师。以后可以经常请教。同时又从大师这里得到好些篇书信的稿子。等收集更多一些。就可以刻印《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徐母和徐居士再一次顶礼大师。然后离开。大师把他们送到山门外。目送他们向山下走去。雾气已经散去。前面的千步沙岸边海水泛起层层浪花。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2/518638.html
以上是关于「法雨寺」印祖故事:蔚如拜师法雨寺,印老指示皈谛公(32)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法雨寺」印祖故事:蔚如拜师法雨寺,印老指示皈谛公(32);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4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