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观音八相图的传奇故事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观音-观音八相图的传奇故事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观音八相图的传奇故事
在苏杭一带百姓家中,还常常供奉“观音八相图”。百姓们所以喜欢供奉这观音八相,是因为这图原来是观音菩萨现身亲自画的蓝图。这事和当地一位善人王锡爵有关。
这位善人王锡爵,别号荆石,曾任显宦,晚年归隐家园,笃行佛法。他一生乐善好施,为百姓做了许多善事。这位善人和当地一位高僧圆通禅师过从甚密,常在一起谈禅说法。当地有了这两位高人,一位显宦,一位高僧,共倡佛法,所以,当地佛法日益兴盛。
一天,王荆石读诵《心经》,读到“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时,想到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功德,忽然产生了—个愿心:聘请名手画家,画千幅观音菩萨法相,并附《心经》一卷,施舍民间,使人更一心向善,借此移风易俗。
他打定主意以后,便去找圆通法师商议。见到法师后,王荆石说;“圆通师长,弟子近日有一想法,观音菩萨大慈
圆通法师一听,非常高兴,说:“居士热心尽力宣扬佛法,发心画菩萨宝相施舍民间,劝化世俗,这是善事,功德无量。”
王荆
圆通法师说:“要画哪种观音宝相为好,照《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上所说,共有八相:第一是金刚观自在菩萨,第二是与愿观自在菩萨,第三是数珠观自在菩萨,第四是钩召观自在菩萨,第五是除障观自在菩萨,第六是宝剑观自在菩萨,第七是宝印观自在菩萨,第八是不退转金轮观自在菩萨。八尊菩萨有八副相,各有一般神通。究竟画哪一相,贫僧也不敢臆断,还请居士自裁。”
王荆石想了想,说:“师长指教甚是,我看不如多请几位画师,先让他们斋戒沐浴,至诚祷告菩萨,请菩萨示兆,现宝相让画师看,画师看了菩萨宝相后再画,岂不是好。”圆通法师说:“如此甚好。”王荆石即时招雇画工,恰恰招了八位,便将祈梦画菩萨宝相的事告诉八位画工。画工按照王荆石的吩咐,斋戒沐浴祈梦,但是一连几日,八人中没有一个人得到梦兆。因为不知道观音宝相究竟如何,所以不知如何画,八个画工深感为难。
这时观音菩萨正好路过此地,知道王荆石要画像遇到难处,便化作一个白衣秀士登门求见,说是自己善画各种观音像。荆石听说有人自荐,十分高兴,连忙请人相见,见面一谈,甚为合意。那白衣秀士诚心地说;“善士发此宏愿,理
白衣秀士来到桌前,挽起衣袖,提起笔来就画,但见秀士运笔如风,挥毫似电,不消片刻,一幅观音像就已画成。接着继续挥洒,又成了一幅,不到半日时间,八副宝相就全部画成。请来的八位画工无不惊叹叫绝,王荆石更是异常高兴。
再看八幅画,第一幅题名“金刚观自在菩萨”,为忿怒相,横眉怒目,作瞋恚之状;此相可慑伏群魔。第二幅题名“与愿观自在菩萨”,为大慈之相,慈眉善目,左手持经,右手作施愿状;此菩萨让人与愿以求,广结善缘。第三幅题名“数珠观自在菩萨”,为大悲相,菩
王荆石看了八幅宝相,喜出望外。那秀士画完后,对王荆石说:“如今善人有了这八幅宝相,可以作为蓝本,八位画师就可临摹,在下就不再多留,就此告辞了。”王荆石执意相留,也留不住。送银子作酬劳,也坚不肯受。却从怀中取出一颗子,送给王荆石,说:“此是西方无畏子,经常佩在身上,可消灾免害,益人智慧。”荆石一再相谢,亲手送到大门外。
送走白衣秀士后,王荆石兴冲冲拿着八幅观音菩萨宝相去找圆通法师,向他告知一切经过。圆通法师听后,高兴地对王荆石说:“恭喜居士,你今天遇见菩萨了。”荆石不知底里,惊讶地说:“遇见哪个菩萨了?你是说那作画的白衣秀士就是观世音菩萨?”圆通法师说:“对,那白衣秀士就是观音菩萨,要不是菩萨,凡人哪能画出这种宝相?再者,要不是菩萨,谁送你这西方无畏子?”
王荆石恍然大悟,万分惊喜。他为菩萨亲自到他家现身作画感到荣幸,从此更虔信佛法,广作善事。他将八幅宝相悬挂在大厅,让八个画工每人临摹一幅,画完一帧,他又自己亲写《心经》一卷,和画一起送给人家,整整画了一年,才送满了一千幅。菩萨手画的八幅,则作为传家宝留在家中,世代供奉。
原文出处:https://www.hrxfw.com/fjgs/yggs/344189.html
以上是关于观音-观音八相图的传奇故事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观音-观音八相图的传奇故事;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43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