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读书」《百喻经卷上》4之妇诈称死喻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1-01 06:3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读书」《百喻经卷上》4之妇诈称死喻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读书」《百喻经卷上》4之妇诈称死喻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百喻经卷上》4之妇诈称死喻

  译文:过去有位愚人。他的妻子生得端正。愚人心

一小时佛教小故事

内很是爱重她。女人却没有贞洁忠信之情。中途与他人有了私通。邪淫的心意炽盛起来。欲追随情夫而去。舍离自己的丈夫。于是就对一个老太婆密语道:「我离去之后。你可携来一具死女人的尸体。安着于屋中。对我丈夫说我已死。」

  老太婆此后瞅准那丈夫不在家的时机。将一具死尸放置在他家中。待到那丈夫回家来了。老太婆告诉他道:「你妻子已经死了。」

  那丈夫即便前去查看。以为真是自己的妻子。便哀

佛教电影儿童故事片

哭着。心情很是难受。积集了许多木柴和油。将死尸烧了。拾取了骨灰。用囊盛了。昼夜挟在怀中。

  女人后来对情夫起了厌倦之心。便回家来了。对她丈夫说:「我是你的妻子。」丈夫答道:「我妻子已死多时了。你是谁呢?乱说是我的妻子。」女人一而再、再而三地说。丈夫依然如故。不肯相信。

  就如那些外道。听闻了其他的邪说。心内产生了迷惑。就执着在这点上了。以为是真理。这种心念便永远无法改转过来。虽然后来听闻了佛法正教。也不肯信而受持奉行

佛教历史著名故事有哪些

  源流:《鸯崛摩罗经》卷二:譬如有愚夫。见雹生妄想。谓是琉璃珠。取已执持归。置之瓶器中。守护如真宝。不久悉融消。空想默然住。于余真琉璃。亦复作空想。(《中华大藏经》第二十三册第五十七页)

  解说:假作真时真亦假。

  百喻经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写在前面:

  《百喻经》佛教文学经典。以譬喻宣扬佛法义理。全书从《经藏》12部经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颂。概称“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诙谐机智。生动巧妙。文浅理深。

  百喻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在鹊封竹园。与诸大比丘菩萨摩诃萨及诸八部三万六千人俱。是时会中有异学梵志五百人俱。从座而起白佛言。吾闻佛道洪深无能及者。故来归问唯愿说之。佛言甚善。

  问曰。

关于孝顺的佛教经典故事

天下为有为无。答曰。亦有亦无。梵志曰。如今有者云何言无。如今无者云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无。故说或有或无。问曰。人从何生。答曰。人从谷而生。问曰。五谷从何而生。答曰。五谷从四大火风而生。问曰。四大火风从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风从空而生。问曰。空从何生。答曰。从无所有生。问曰。无所有从何而生。答曰。从自然生。问曰。自然从何而生。答曰。从泥洹而生。问曰。泥洹从何而生。佛言。汝今问事何以尔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问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云何得知泥洹常乐。佛言。我今问汝。天下众生为苦为乐。答曰。众生甚苦。佛言。云何名苦。答曰。我见众生死时苦痛难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见十方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乐。五百梵志心开意解求受五戒。悟须陀洹果。复坐如故。佛言。汝等善听。今为汝广说众喻。

  4、妇诈称死喻

  原典:昔有愚人。其妇端正。情甚爱重。妇无直信 后于中间 共他交往。邪淫心盛 欲逐傍夫 舍离己婿。于是密语一老母言。我去之后。汝可赍一死妇女尸安着屋中。语我夫言。云我已死。

  老母于后伺其夫主不在之时。以一死尸置其家中。及其夫还。老母语言 汝妇已死。

  夫即往视 信是己妇 哀哭懊恼。大积薪油 烧取其骨。以囊盛之 昼夜怀

佛教故事fm

挟。

  妇于后时 心厌傍夫 便还归家。语其夫言。我是汝妻。

  夫答之言。我妇久死。汝是阿谁 妄言我妇。乃至二三 犹故不信。

  如彼外道闻他邪说 心生惑着。谓为真实 永不可改。虽闻正教 不信受持。

  注释:①赍:携。

  来源:1、《百喻经注释与辨析》荆三隆 邵之茜著

  2、《百喻经注释》弘学注释牦

  3、网文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2/519907.html

以上是关于「读书」《百喻经卷上》4之妇诈称死喻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读书」《百喻经卷上》4之妇诈称死喻;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4295.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