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百喻经卷上》10、三重楼喻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工匠」《百喻经卷上》10、三重楼喻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百喻经卷上》10、三重楼喻
译文:从前有个富翁。愚蠢无知。有一次。他到另一个富翁的家里。看见一座三层的楼房。楼又高又大。富丽堂皇。宽敞明朗。他十分羡慕。心里想:“我的钱财并不比他少。为什么以前没想到造一座这样的楼呢?”他立刻唤来木匠。问道:“你能不能照着那家的样子造一座漂亮的楼?”木匠回答说:“那座楼就是我造的。”富翁便说:“那你现在就为我造一座像那样的楼。”
于是木匠便开始量地基。叠砖。造楼。富翁看见木匠叠砖。心生疑惑。不晓得是怎么一回事。就问木匠:“你这是打算造什么?”木匠回答道:“造三层的楼呀!”富翁又说:“我不要下面
这个故事譬喻佛门四众弟子的修持。必须循序渐进。若是偷懒懈怠。不敬三宝。不修三学。而欲不修预流、一来、不还三果。直步阿罗汉圣果。妄想超越修行阶段。正如这个愚昧的富人一样。为时人所嗤笑。
百喻经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写在前面:
《百喻经》佛教文学经典。以譬喻宣扬佛法义理。全书从《经藏》12部经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颂。概称“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诙谐机智。生动巧妙。文浅理深。
百喻经卷上
闻如是。一
问曰。天下为有为无。答曰。亦有亦无。梵志曰。如今有者云何言无。如今无者云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无。故说或有或无。问曰。人从何生。答曰。人从谷而生。问曰。五谷从何而生。答曰。五谷从四大火风而生。问曰。四大火风从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风从空而生。问曰。空从何生。答曰。从无所有生。问曰。无所有从何而生。答曰。从自然生。问曰。自然从何而生。答曰。从泥洹而生。问曰。泥洹从何而生。佛言。汝今问事何以尔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问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云何得知泥洹常乐。佛言。我今问汝
《百喻经》10.三重楼喻
原典: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痴无所知。到余富家①。见三重②楼。高广严丽。轩敞疏朗③。心生渴仰。即作是念:“我有财钱。不减于彼。云何顷来而不造作如是之楼?” 即唤木匠而问言曰:“解作彼家④ 端正舍不?” 木匠答言:“是我所作。”即便语言:“今可为我造楼如彼。”
是时木匠即便经地垒墼⑤作楼。愚人见其垒墼作舍。犹怀疑惑。不能了知。而问之言:“欲作何等?” 木匠答言:“作三重屋。” 愚人复言:“我不欲下二重之屋。先可为我作最上屋。” 木匠答言:“无有是事!何有不作最下重屋。而得造彼第二之屋?不造第二。云何得造第三重屋?”愚人固⑥言:“我今不用下二重屋。必可为我作最上者。” 时人闻已。便生怪笑。咸作此言:“何有不造下第一屋而得上者!”
譬如世尊四辈弟子⑦。不能精勤修敬三宝。懒惰懈怠。欲求道果。而作是言:“我今不用余下三果。唯求得彼阿罗汉果。”亦为时人之所嗤笑。如彼愚者等无有异。
注释:
① 余富家:其他富贵人家
② 三重:重通层。即三层楼。
③ 轩敞疏朗:轩敞。高大宽敞;疏朗。空气流通而明亮。
④ 解作彼家:会建造像那一家的房子。
⑤ 经地垒墼:经地。丈量地基;垒墼。堆砌砖块、砖坯。
⑥ 固:固执。坚持的意思。
⑦ 四辈弟子:佛教用语。亦称“四众”、“四部弟子”等。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信众。
源流:《菩萨善戒经》载:譬如重楼四级次第。不由初级至二级者。无有是处。不由二级至于三级。不由三级至四级者。亦无是处。(《大正藏》第三十册第一O一三至一O一四页)
解说:这是《百喻经》第
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此则可与第四十四则<欲食半饼喻>比看。
来源:1、《百喻经注释与辨
2、《百喻经注释》弘学注释牦
3、网文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2/520865.html
以上是关于「工匠」《百喻经卷上》10、三重楼喻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工匠」《百喻经卷上》10、三重楼喻;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4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