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恶要断,戒要持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19 11:26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恶要断,戒要持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恶要断,戒要持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净土法门:恶要断,戒要持

 

「彼国一切菩萨,于上述之禅定、智慧、神通、威德,悉皆圆满成就」。那我们现在还没到极乐世界去,发心了,有这个愿望,这个愿望很坚定,绝不动摇,绝不退转,这是好事情。

在现前我们断恶修善,什么是恶?与六度相违背的就是恶,与十善相违背的是恶,与三福六和相违背的是恶。恶要断,要肯布施,要欢喜布施,布施是真实功德,布施不求任何果报,就是真实功德。

果报会不会有?自然会有。果报来了不放在心上,要施,愈多愈施,愈施愈多,愈多愈施,要懂得这个道理。无论是财施、法施、无畏施,真正要有心去做,这就对了,跟佛就相应了。

戒,至少,我们提出来的这最少的了,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愿。我们只提五科,多了怎么?多了做不到,也记不住。这五科很容易记,一点都不难,要时时刻刻想着,我们依教奉行。

净业三福是最高的指导原则,第一福我们落实在《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所以我说儒释道三个根与我们净宗有密切的关系。因为这个根没扎好,

佛教网担麻担布的故事

所以学什么都走样子,学得不像。真正要学得如法,学得像,要真正落实《弟子规》,落实《感应篇》、《十善业道》才有基础,三皈五戒都可以落实。

如果我们不肯在这上下功夫,那我们这一生的学佛有问题,将来能不能往生没有把握。你有根有本,你有把握,你有把握你才有法喜,你生活才有意义,才有价值。不从这上扎根怎么办?这是不能不知道的。

有这个基础之后,这持戒,六和处人。团体能不能兴旺,中国古人说一句话说,家和万事兴,不求别人跟我和,要求我怎样跟别人和,求人难,求自己容易。特别是看不惯的人,心里要想着那是阿弥陀佛。

我看不惯他怎么办?阿弥陀佛能看得惯我,我怎么能看不惯他?所以还有这些烦恼习气,

佛教神话故事传说

全是障碍,障碍往生,甚至于什么?障碍善道。来生到哪里去,全在最后一念,最后一念是佛,你到极乐世界去了;最后一念是善,三善道往生;最后一念是贪瞋痴慢,三恶道往生。决定在最后一念,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文章恭录—2012净土大经科注

佛教救母的故事视频

第501集2013/11/05

 

佛教讲的智慧故事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人人网开心网百度空间和讯天涯社区上一篇:净土法门:用心要专一
下一篇:净土法门:忏悔业障--重要的是后不再造!

原文出处:http://www.forouchi.com/news/?2334.html

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恶要断,戒要持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恶要断,戒要持;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42692.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