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死”字放在心头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死”字放在心头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死”字放在心头
护持学佛网
(一)
有一位比丘,心常被外境牵动。佛陀就告诉他修行方法:“比丘啊,你的心轻易狼藉,都是因为没有把‘死’字放在心头,假如你能知道人生无常,一切外境都不能诱惑你了。”
国王听到了佛陀的这番话,有些不信任,就准备找机会试试。
正巧,国中有小我诽谤比丘,当众揭橥高论:“比丘也是人,身虽削发,难道就不贪恋五欲之乐吗?”
国王把他捉来,以侮辱圣者的罪名要判他死刑,但又告诉他:要想免罪,就得端着满满一钵蜜,在集市上转一圈,假如一滴都不滴出来,就赦免他,否则,极刑难逃。
国王事先在集市路旁安排了许多歌舞伎乐,琴声悦耳,美男如云,见闻者无不动心。
罪人拿了一钵蜜走过集市,因为心中有个“死”字,战战兢兢,唯恐钵中的蜜
等他走完集市,国王问道:“你在街上听到什么声音了吗?”
“没有。”罪人回答。
“你看见什么人了吗?”
“没有。”
“街上的歌舞伎乐你怎么没听到呢?”
“启禀大王,我端着满满一钵蜜,滴一滴出来就要死,我把死记在心中,没留意周围的动静。”
国王若有所悟,说:“佛陀说得不错,把‘死’字放在心头,知道人生无常,那么,一切声色都不能诱惑人了。你说比丘也是人,这固然不错,但他们知道世事无常,生必有死,哪里会贪恋五欲呢?”
罪人也深有感悟,从此不再谤僧了。(《佛教故事大全》)
(二)
帝须是阿育王的弟弟,崇奉外道,对阿育王鼎力支持佛教的做法很不理解,尤其不信任削发人能够断除爱欲。
为了引导弟弟,阿育王想出一个办法,吩咐一位大臣依计行事。
傍晚,阿育王在水池里洗澡,那位大臣和帝须走进王宫,见阿育王不在,王冠放在那儿。大臣就鼓动帝须试戴王冠。帝须虽然知道这是犯法的事,但在好奇心和虚荣心的使令之下,他真的戴上了王冠。
就在这时,阿育王走了进来,看到帝须头戴王冠,异常
大臣赶忙劝谏道:“大王!帝须并无贰心,请大王赦免他吧!”
阿育王就问帝须:“帝须!我问你,你喜不爱好做国王?”
“爱好是爱好,但不敢妄想。”帝须小心翼翼地回答。
“做国王有什么好处?”
“国王是一国之尊,有享不尽的快乐,谁也管不着他,这不是很好吗?”
“好,既然这样,现在让你做七天堂王,你可以随心所欲,不过,七天今后还要问斩。”
灭亡的恐惧使帝须异常烦恼,非但生不起欲念,反而变得憔悴不堪。
第一个日间熬以前了,帝须回到寝宫。侍臣持刀站在门口,大声喊道:“时间过了一天,还剩六天就要受刑。”
日子一天天过着,帝须也一天天瘦削下去。第八天清晨,阿育王登上宝座,询问帝须:“你做了七天堂王,想必享尽了快乐吧!”
帝须没精打采地回答:“根本谈不上快乐。看到持刀的侍臣我就害怕,哪有心情享受欲乐呢?”
阿育王顺势劝导弟弟说:“帝须!削发比丘经常思惟死活大事,所以根本没有心情产生爱欲的念头──你现在明白了吧?”
阿育王耐心地用佛法开示帝须。帝须激动得流下眼泪,并发心归依佛教,剃度削发。
(《佛教故事大全》)
本文评论合计条,点击查看或揭橥评论点击一边查看文章正文内容一边评论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佛教 故事)
信愿法师:关怀病人的真实故事
现代因果报应故事三则
我的姥爷往生前后发生的故事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纯粹的佛教?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现代佛教徒要留意的立场
佛教圣物舍利子令科学无解
一个女子凄美的数世轮回故事
宣化上人:为什么现今多半佛教徒反而更爱钱?
净土窍门:老德和尚的传奇故事
梦参法师:糊涂人念大悲咒往生的故事
圣凯法师:中国佛教放生习俗的渊源及其风行
慈成加参仁波切:外道与佛教的差别
猜你还对这些相关资料感兴趣(全部:佛教 故事 )
佛教经济学的启示
佛教对企业立异的原动力
佛教“无我”哲学思惟的形成和成长(下)
清朝历史之佛教
秦汉宗教史之佛教在中国的初传
西喜马拉雅地区早期佛教木刻艺术
杭州佛教重要遗迹“楞严坛”考
绚丽多彩的佛教题材绘画作品
元以来历朝对藏传佛教宗教事务的司法调剂及其历史启示
元明清时期佛教泛滥江西
元朝宗教史之元代佛教
历史深处的玉树故事
原文出处:http://www.forouchi.com/news/?4028.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死”字放在心头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死”字放在心头;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42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