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陀若何面对咒骂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释迦牟尼-佛陀若何面对咒骂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陀若何面对咒骂
护持学佛网
有一次,佛陀到憍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郊外的只树给孤独园。
是日,来了一位年轻的婆罗门,因为不满他的哥哥随佛陀削发,所以就当著佛陀的面,以激烈的言辞,十分生气地咒骂佛陀。
佛陀静静地听完这位年轻婆罗门的咒骂发泄,然后才反问这位年轻的婆罗门说:
「婆罗门!你有没有亲朋石友来你家拜访的经验?」
「有啊,瞿昙!那又如何?」
「婆罗门!你曾经准备餐饮,来招待那些到访的亲朋石友了吗?」
「有啊,瞿昙!」
「婆罗门!假如他们没吃你准备的餐饮,那你所准备的餐饮,最后会归谁?」
「瞿昙!假如他们没吃,那些饮食当然照样归我啦。」
「这就对了,婆罗门!你来我面前,对我粗言恶语,侮辱咒骂,我都没接收,那你刚才那些粗恶咒骂,最后又归谁了呢?」
「瞿昙!虽然你不接收,但我已经给你了。」
「婆罗门!没有我的接收,何来你的给予?」
「瞿昙!那你说说看,什麼是接收?什麼是给予?什麼不是接收?什麼不是给予?」
「婆罗门!假如你骂我,我反过火往返骂;你对我起火,我也回过火来对你起火;你打我,我也回打你;你斗我,我反斗回去,这就是有了接收,也完成了给予。反之,假如不以咒骂回应咒骂;起火回应起火;拳头回应拳头;争斗回应争斗;这就没有接收,也成立不了给予。」
「瞿昙!我听以前我们有德性的婆罗门长老说,如来、阿罗汉、等正觉在面对别人的怒骂侮辱时,是不会生气,也不会起火的。而今,你生气起火了吗?」
这时,佛陀回答说:
「瞋恚永断的人,还有什麼事会让他起瞋心的呢?
你应当懂得:
善於自我调伏而正当生活者,是不会有瞋心的,
更何况是全然依於正智、正慧而生活的解脱者!
以瞋怒往返应瞋怒,这是恶劣的人、恶劣的事;
不以瞋怒回应瞋怒的人,
才能赢得最难赢的战斗。
因为他不只明白对方为何愤怒,
也能够让自己沉静而提起正念,
不只战胜他人,也战胜了自己,
让自他都获益,是双方的良医。
假如有人认为这样的人是傻瓜,
那不过是个不懂处死的蒙昧者。
不瞋胜过瞋恚;善行胜过不善;
布施胜过悭贪;诚实胜过妄言。
圣贤者不会动瞋心,也不会有害人的念头,
但恶人执著於瞋恨,却像山那样难以松动。
瞋恚的心,像匹疾走的马;
疾走的马,要靠韁绳控制,
但那控制疾走马儿的韁绳,
远比不上能控制心坎的调伏力!
所以我说世界上最好的调御师,
不是那手持韁绳控制马儿的人。」
按语:
一、本则故事取材自《杂阿含第一一五二经》、《响应部第七响应第二经》、《别译杂阿含第七五经》。
二、故事的发生地,《响应部第七响应第二经》作「王舍城竹林栗鼠养饵所」。但考量憍萨罗国为雅利安工资主的城邦,婆罗门势力较大,对佛陀尊重度也许较差,发生婆罗门骂佛陀可能性较高,所以采用《杂阿含第一一五二经》与《别译杂阿含第七五经》所记载的舍卫城只树给孤独园。主角年轻婆罗门的名字,《杂阿含第一一五二经》作年少宾耆迦;《别译杂阿含第七五经》作摩纳卑嶷(依《佛光大辞典》第六○七四页,「摩纳」有特别指青年婆罗门的意思),《响应部第七响应第二经》作婆罗堕婆闍婆罗门。虽然人物、地点记载有些不合,但故事主要内容,三部经的记载是一致的。
三、《响应部第七响应第二经》经文一开始,出现两位名叫婆罗堕婆闍的婆罗门,让人读来不知所以。依其英译本的注讲解明,骂佛陀的是弟弟婆罗堕婆闍,跟随佛陀削发的是哥哥婆罗堕婆闍,弟弟与哥哥都叫婆罗堕婆闍之故。
四、关於婆罗堕婆闍婆罗门,《杂阿含第一一五四经》还记录了另一个版本:经中说他不只对佛陀口出恶言,还着手抓起一把土,往佛陀身上撒去。但可能是他已经怒火攻心,头脑不清楚了,也没发觉自己是站鄙人风处,结果不只土没撒到佛陀,逆风一吹,还撒了自己一身,成了起火者现世报的最佳
六、如何才能不起火呢?对我执、我见未断的人,要不起火是异常难的。故事中佛陀举了「调伏」这个大原则。调伏的落实,就是对治缺点心态与行为的实践,亦即将「过」与「不及」处,调剂回来。当然,在调伏与对治之前,应当先建立「起火是纰谬的」、「起火不是我的佛法修学目标」之类的果断信念——正见,否则,调伏与对治是无从启动的。
本文评论合计条,点击查看或揭橥评论点击一边查看文章正文内容一边评论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佛陀 咒骂)
印順法师:佛陀的身命
佛陀说,看清一小我,何必揭穿他
佛陀,人类环保意识的最高表现者
净土窍门:香港佛陀教导协会念佛共修开示 第7集
净土窍门:佛陀“无问自说”是阿弥陀经
佛陀告诉你啥样的人不能跟,云何贼人,假我衣服
佛陀规语:佛用十六个字揭开“色”“空”真正关系
您是佛陀心目中理想的学生吗?
佛陀的烦恼源于慈
佛陀三笑蕴含三段轮回秘史
接到骚扰电话,难免生气。应该怎么做才相符佛陀教诲呢!
为什么感谢咒骂你的人
猜你还对这些相关资料感兴趣(全部:佛陀 咒骂 )
印光大师说佛陀之孝贯通前世来生远胜常人
印光大师说佛陀之孝贯通前世来生远胜常人
净土窍门:佛陀在世对任何一小我没有不恭敬的
净土窍门:依照佛陀的教授教化求财富、功名,会一帆风顺、愈来愈
净土窍门:章太炎冥间亲看法狱由业力变现,佛陀脚尖点地瞬间
净土窍门法语:海贤老和尚把佛陀的教诲做出来给人人看
净土窍门:佛陀时代的衣食
请问以下的念佛方法,能否往生净土?念佛处于昏沉状态,但心
观想跟思惟佛陀和净土的功德肃静,是否是属于妄想?
《一心走路》:步行在佛陀的净土中
《一心走路》:步行在佛陀的净土中
大安法师:净土无数,为何佛陀专弘西方净土
原文出处:http://www.forouchi.com/news/?6568.html
以上是关于释迦牟尼-佛陀若何面对咒骂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释迦牟尼-佛陀若何面对咒骂;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41757.html。